我曾给学员们做过一个测试:我房间的墙壁是用蓝色的墙布装饰的,我请大家环顾四周,仔细观察,并说,一会儿我会让大家闭上眼睛,靠记忆说出哪些东西是蓝色的。
一分钟后,我让大家闭上眼睛,我问他们:“请问这个房间里哪些东西上有红色和绿色?”全场一片哑然。
大家统统不记得屋子里还有其他颜色:包括我桌子上的粉色闹钟,窗台上插着六枝红玫瑰的白色玻璃花瓶,以及墙上两张一米见方、主题是郁郁葱葱绿色树木的环保宣传画。
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注意力的局限性。当我们专注于A点,势必会忽略掉B点,以及C点。我们的专注程度越高,我们的局限性就越高,我们会忽略掉的东西就越多,而被我们专注的那个点就会被高度放大。
人际关系中也是如此。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某人的缺点上时,势必会忽略掉他的优点。当我们高度放大对方的缺点时,那些缺点就会变成我们心上的一堆蛀虫,让我们越来越心烦,越来越懊恼,然后充满了厌恶、不满和愤怒,恨不得对方立即从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消失才好。
我反复要求咨询者找出矛盾冲突方的优点,实际上,就是迫使咨询者把注意力转移到对方的优点上。当我们发现曾视如水火者也有很多闪光之处时,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滋生出欣赏,感受愉悦,然后产生更多的宽容和耐心,自然而然地包容对方和自己的不同。此时,即使对方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也会以一个客观而中立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事论事,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再是以情绪化的态度来处理。
但如果不幸相反,我们就会陷入一个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同时,欣赏他人又从欣赏自己开始。一个不能够欣赏自己的人,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欣赏他人,对别人所有的挑剔,实际上都是在挑剔自己,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投射原理。
在我们小时候,都有过闯祸后被大人当场抓获的经历。几十年后,当我们正巧目睹邻居或亲戚的孩子恶作剧时,往往都会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很耐心地教孩子改正错误,说不定还会亲切地拍拍孩子的脑袋说:“我小时候比你还要淘气。”
但如果不巧,惹祸的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旁边还站着我们的上司或长辈,我们的态度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们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即使小朋友证明他的清白也无济于事。因为此时孩子的反应已被我们放到了第二位,第一位是自己的面子。
我们根本不是在挑剔孩子,而是在指责自己。
职场、家庭、友谊……所有人际关系莫不如此。
通过欣赏别人的优点,我们会发现,世界并不如我们曾经想象的那样糟糕:我们的另一半之所以彻夜不归,不是和第三者厮混,而是因为在和业务伙伴周旋;我们的同事之所以经常打“小报告”,不是想暗算我们,只是想通过恭维老板获得加薪,以偿还沉重的房贷;我们的团队之所以缺乏凝聚力,不是每人都自私自利,而是我们自己的领导水平不高,在某件事上处事不公……
然后,我们就会积极有效地面对这些问题,欣赏对方、信任对方,然后,改正自己的不足。继而,我们身边的人也会像我们一样,专注于我们的优点,我们的事业和家庭就会变得完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