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欣赏
是幸福家庭的黏合剂
⊙欣赏是每个家庭成员最深切的渴望
⊙换位思考,不再挑剔
⊙用肢体语言表达爱更真实
⊙与父母和解
⊙亲密关系的复制性
⊙把欣赏大声说出来
⊙由衷地欣赏,从学会为小事感恩
⊙欣赏家人的六大技巧
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童年时代,我们所有的自我认知都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成员,如果他们认可我们、欣赏我们,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与日俱增,但如果事与愿违,我们就会渐渐学会恐惧、冷漠、抗拒。
如果以欣赏的角度换位思考,我们会发现,那些家人不可容忍的缺点,也许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欣赏所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会让我们发现一个全新的父母,还有自己。
欣赏是每个家庭成员最深切的渴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每个上班族在职场打拼和建立家庭时,都背着一件笨重的“包袱”。里面满载着自儿童时代就积累起来的各种困惑、焦虑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的职场关系通常就是童年时代人际关系的写照:顶头上司、权威人物好比是家长,而同事则好比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兄弟姐妹。如果我们的家庭未能完整,童年未能幸福,儿时的经历就会像一道长长的阴影,投射到我们的职场和现在的家庭之上。
家庭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说过,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当我们牙牙学语时,所有的自我认知都来自于我们的家庭--父母,还有兄弟姐妹,如果他们认可我们、欣赏我们,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生根发芽,而后长成参天大树。但如果没有得到欣赏,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就只是一棵摇摆不定的小草,躲在屋檐下阴暗的角落,我们的内心世界就会像初一的月牙,缺乏应有的完满。
欣赏,成为我们内在世界里最深切的渴望。
每个生命在降临之初,都拥有足够多的爱和信任,都拥有一颗充满爱与信任的心。但如果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遭遇伤痛,却没有及时很好地处理,就会渐渐学会恐惧,学会冷漠,学会抗拒、防御。
那时,尽管我们不谙世事,却也在内心深处不断挣扎,也采取了许多自以为是的应对方式,比如,讨好曾经深深伤害我们的家人,但却不可能坚持多久,因为我们自己要寻求心理平衡,每次讨好时,我们的心情并不愉快,久而久之,一定会找机会爆发,结果又转为了冷战,或者互相谩骂指责。结果,当我们长大成人以后,只能从外界、从生命历程里遇到的其他人身上拼命索取一种认可与肯定,来完成我们未被滋养的自我认知体系,或者,干脆将我们成年后的所有坎坷和失败,都干干净净地推到我们的家人身上。
其实,十全十美的家庭,如十全十美的人一样,是寥寥无几的。85%以上的家庭都是问题家庭--可能是单亲,但更多的是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我们长大的过程,就是和问题一起成长的过程,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
每逢此时,推卸责任最容易,自省却最难。我们渴望别人欣赏,我们的家人也同样如此,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从欣赏别人开始?
当我们欣赏他人、给他人支持时,第一个受益者竟是我们自己,因为欣赏是一种流动的温暖感,当我们使用它的时候,首先会使自己的身心明亮起来。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欣赏是我们幸福的源泉,是我们生命的根基。有了它,我们才能跨越障碍,推进各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