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的记叙,可以从这儿开始。
这十年的画面很多,记得好多人聚集在长春人民广场,我骑个自行车到苏军烈士纪念塔那儿,把车子架好了,站在后座上看造反派攻打长春市公安局。极其强烈的印象:造反战士用的是冷兵器,空心的钢管,一头儿斜削下去一截,就是一杆扎枪,一扎,血顺着钢管的空心流下去,人就完了。搭着云梯往上冲,攻打巴士底狱,还是巴黎市政厅?我那时候年轻,只懂得看热闹,觉得挺刺激。
接着我也进入了这片红色风景。
6月起,开始“停课闹革命”。原以为闹上几个月,还能重新走进课堂,谁知从那时起,我就永远告别了课堂生活。更冤的是那些高三学生,志愿都报上去了,拉开架势要参加高考了,一纸通知下来,便一头扎进了革命的旋涡。精力最旺盛的这一代人,就这样丢掉书本,拿起毛笔,写起了大字报,戴上了红袖标。
“文革”风潮席卷全国,学校的“运动”也是如火如荼。
校长被斗了,书记被斗了,许多教师,尤其老教师和英文教员几乎无一幸免。他们或多或少都能查出些“历史问题”,罪名也是五花八门。例如,“崇洋媚外”是外语老师的。最“经典”的案例,一位名叫陈四维的老师,他的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犯了“破四旧’的忌,当然没什么好果子吃;冯老师,一位自尊敏感的女性,挺不过连番批斗,跑到化学实验室,喝了硫酸,结果没死成,烧坏了食管和大半个胃。
而这种伤痛,是可以表述的,是可以要求岁月补偿的。绝大多数人,在时代的狂飙下,无力地前行。大多数人,收获的是失落,是一种价值的折耗。一个民族,为此付出代价。
悲剧就在于此。
回想起碰到庄老师那一幕,我至今还在想,为什么我会同时涌起受害者和加害者的体验?
这庄老师教了三十多年书了,在学校堪称元老,据说早年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念过书,他是老师们当中唯一总穿西装的。以往无论是站在讲台上,还是走在外边,总是昂首挺胸,派头十足。有学生背地里叫他“庄鬼子”,他只要远远地走来,总有人哼着电影《平原游击队》里“鬼子进村”的那段著名进行曲为他伴奏,这效果实在是滑稽,惹得大家一阵乱笑。那时的我早已不“淘”了,我尊敬庄老师,他课教得好。有时背地里我还称他“庄先生”,他听了似乎特别高兴。
此刻,这位庄先生就跪在我眼前,被弄得如马戏团的小丑一般,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模样可笑,只是有点不知所措。
我扫了一眼空空的教室。我明白准是那些造反派们将庄老师斗完了,又去干别的--这么热的天儿,多半是游泳去了,留下他自己在这里继续反省“罪行”。
而多会儿回来,能不能回来,全由他们的兴致而定。
好半天,庄老师一直没有抬头。他虽未看到,但肯定听到教室里进来人了,他大约以为还是那些刚才批斗他的人。
我用很小的声音冲他说:“这儿没旁人,你起来吧。”
他抬起头,和我的目光只对视了一下,就又低下头去。那对视也就一瞬,但我看见了他满眼的泪花和一脸的羞愧,没有悲哀,更没有愤怒。
猛地意识到,此刻,他不求谁来怜悯他,“搭救”他,他还想保持最后一点的可怜的“颜面”,根本不愿意让我看见他这副样子。
我转身跑出了教室,好像羞惭的应该是我。
30年之后主持“东芝动物乐园”,有这样的体味:动物王国的“生物链”细琢磨也蛮残忍的,但那是自然规律,舍此无法维持平衡。人与人是同类啊,何必如此相残“相煎”?
那是一个随时都感觉到敌意的时代,然而传播学意义上的仇恨,和现场感的体验又是两回事。
多年后,演播《夜幕下的哈尔滨》,里边曾提到“知耻近乎勇”,意在为自杀者开脱。一天,借着酒劲儿,我曾问小说的作者陈玙一个颇为唐突甚至有点残忍的问题:“陈老,您‘文革’时被斗成那样,没想到自杀吗?”
陈老坦然回答:“想过,裤腰带都解下了,可一想到老伴和孩子,又系上了。”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在部队文工团当过团长的老焦,焦老师笑着说:“第一次挨批斗,懵了,被涂了一脸的墨汁走回家去,低着头怕见人,就这么一直往前走,结果不知不觉又从大院的后门上了街,一帮小孩儿朝我扔石头,我才转头回了家。那一宿没睡,真不想活了,可第二天,我见挨斗的人越来越多,也就不想死了。”
然而终有挺不住的,那年夏天,老舍先生便投了太平湖。
不管是死了的,活着的,我都尊敬爱戴他们,因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活着,死了,都需要勇气,都是大丈夫。
当然我也会怜悯另一些人,那些逼得冯老师喝了硫酸的人,那些给庄先生戴纸帽挂牌子的人,那些逼得陈玙老师差点上吊的人,那些往焦老师脸上涂墨汁的人……
有人辩解说那是“革命需要”,那是“大势所趋”,那是“被政治热情冲昏了头脑”,那是因为“年轻不懂事”……但起码我当年没“热情”到那个程度,尽管我也年轻。我自然也参加过不少批斗会,也跟着喊过口号,但我终不曾动过别人一手指头。我至今也说不清,我当年为什么没那么做。按照我爱出风头的脾性,这样做似乎也符合逻辑,而我没有。我还为此“自得”过。
巴金后来回忆那个年代时写道:“那些年我口口声声‘改造自己’,究竟想把自己改造成为什么呢?我不用自己的脑筋思考,只是跟着人举手放手,为了保全自己,哪管牺牲朋友?起先打倒别人,后来打倒自己……想想可笑,其实可耻!甚至在我甘心彻底否定自己的时候,我也有两三次自问过:我们的文化传统到哪里去了?我们究竟有没有友情?我们究竟要不要真实?”
读过巴老以上这段话,我那几分“事不关己”的自得感没了,代之以深深的思索:一个曾受过严重迫害的人还在谴责自己,而那些迫害过他人的人何以就处之泰然?
这十年的画面很多,记得好多人聚集在长春人民广场,我骑个自行车到苏军烈士纪念塔那儿,把车子架好了,站在后座上看造反派攻打长春市公安局。极其强烈的印象:造反战士用的是冷兵器,空心的钢管,一头儿斜削下去一截,就是一杆扎枪,一扎,血顺着钢管的空心流下去,人就完了。搭着云梯往上冲,攻打巴士底狱,还是巴黎市政厅?我那时候年轻,只懂得看热闹,觉得挺刺激。
接着我也进入了这片红色风景。
6月起,开始“停课闹革命”。原以为闹上几个月,还能重新走进课堂,谁知从那时起,我就永远告别了课堂生活。更冤的是那些高三学生,志愿都报上去了,拉开架势要参加高考了,一纸通知下来,便一头扎进了革命的旋涡。精力最旺盛的这一代人,就这样丢掉书本,拿起毛笔,写起了大字报,戴上了红袖标。
“文革”风潮席卷全国,学校的“运动”也是如火如荼。
校长被斗了,书记被斗了,许多教师,尤其老教师和英文教员几乎无一幸免。他们或多或少都能查出些“历史问题”,罪名也是五花八门。例如,“崇洋媚外”是外语老师的。最“经典”的案例,一位名叫陈四维的老师,他的带有封建色彩的名字犯了“破四旧’的忌,当然没什么好果子吃;冯老师,一位自尊敏感的女性,挺不过连番批斗,跑到化学实验室,喝了硫酸,结果没死成,烧坏了食管和大半个胃。
而这种伤痛,是可以表述的,是可以要求岁月补偿的。绝大多数人,在时代的狂飙下,无力地前行。大多数人,收获的是失落,是一种价值的折耗。一个民族,为此付出代价。
悲剧就在于此。
回想起碰到庄老师那一幕,我至今还在想,为什么我会同时涌起受害者和加害者的体验?
这庄老师教了三十多年书了,在学校堪称元老,据说早年还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念过书,他是老师们当中唯一总穿西装的。以往无论是站在讲台上,还是走在外边,总是昂首挺胸,派头十足。有学生背地里叫他“庄鬼子”,他只要远远地走来,总有人哼着电影《平原游击队》里“鬼子进村”的那段著名进行曲为他伴奏,这效果实在是滑稽,惹得大家一阵乱笑。那时的我早已不“淘”了,我尊敬庄老师,他课教得好。有时背地里我还称他“庄先生”,他听了似乎特别高兴。
此刻,这位庄先生就跪在我眼前,被弄得如马戏团的小丑一般,但我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模样可笑,只是有点不知所措。
我扫了一眼空空的教室。我明白准是那些造反派们将庄老师斗完了,又去干别的--这么热的天儿,多半是游泳去了,留下他自己在这里继续反省“罪行”。
而多会儿回来,能不能回来,全由他们的兴致而定。
好半天,庄老师一直没有抬头。他虽未看到,但肯定听到教室里进来人了,他大约以为还是那些刚才批斗他的人。
我用很小的声音冲他说:“这儿没旁人,你起来吧。”
他抬起头,和我的目光只对视了一下,就又低下头去。那对视也就一瞬,但我看见了他满眼的泪花和一脸的羞愧,没有悲哀,更没有愤怒。
猛地意识到,此刻,他不求谁来怜悯他,“搭救”他,他还想保持最后一点的可怜的“颜面”,根本不愿意让我看见他这副样子。
我转身跑出了教室,好像羞惭的应该是我。
30年之后主持“东芝动物乐园”,有这样的体味:动物王国的“生物链”细琢磨也蛮残忍的,但那是自然规律,舍此无法维持平衡。人与人是同类啊,何必如此相残“相煎”?
那是一个随时都感觉到敌意的时代,然而传播学意义上的仇恨,和现场感的体验又是两回事。
多年后,演播《夜幕下的哈尔滨》,里边曾提到“知耻近乎勇”,意在为自杀者开脱。一天,借着酒劲儿,我曾问小说的作者陈玙一个颇为唐突甚至有点残忍的问题:“陈老,您‘文革’时被斗成那样,没想到自杀吗?”
陈老坦然回答:“想过,裤腰带都解下了,可一想到老伴和孩子,又系上了。”
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在部队文工团当过团长的老焦,焦老师笑着说:“第一次挨批斗,懵了,被涂了一脸的墨汁走回家去,低着头怕见人,就这么一直往前走,结果不知不觉又从大院的后门上了街,一帮小孩儿朝我扔石头,我才转头回了家。那一宿没睡,真不想活了,可第二天,我见挨斗的人越来越多,也就不想死了。”
然而终有挺不住的,那年夏天,老舍先生便投了太平湖。
不管是死了的,活着的,我都尊敬爱戴他们,因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活着,死了,都需要勇气,都是大丈夫。
当然我也会怜悯另一些人,那些逼得冯老师喝了硫酸的人,那些给庄先生戴纸帽挂牌子的人,那些逼得陈玙老师差点上吊的人,那些往焦老师脸上涂墨汁的人……
有人辩解说那是“革命需要”,那是“大势所趋”,那是“被政治热情冲昏了头脑”,那是因为“年轻不懂事”……但起码我当年没“热情”到那个程度,尽管我也年轻。我自然也参加过不少批斗会,也跟着喊过口号,但我终不曾动过别人一手指头。我至今也说不清,我当年为什么没那么做。按照我爱出风头的脾性,这样做似乎也符合逻辑,而我没有。我还为此“自得”过。
巴金后来回忆那个年代时写道:“那些年我口口声声‘改造自己’,究竟想把自己改造成为什么呢?我不用自己的脑筋思考,只是跟着人举手放手,为了保全自己,哪管牺牲朋友?起先打倒别人,后来打倒自己……想想可笑,其实可耻!甚至在我甘心彻底否定自己的时候,我也有两三次自问过:我们的文化传统到哪里去了?我们究竟有没有友情?我们究竟要不要真实?”
读过巴老以上这段话,我那几分“事不关己”的自得感没了,代之以深深的思索:一个曾受过严重迫害的人还在谴责自己,而那些迫害过他人的人何以就处之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