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化中的美国大学(3)

培养精英 作者:薛涌


美国的一般大学,财政并不像欧洲那样糟糕,但外国学生依然是一笔宝贵的来源。比如,一些州立大学,收本州学生的学费不仅很低,而且一部分需要交给州里。收一个外州学生,学费高出一倍不说,而且都进自己的腰包。外国学生自然更不在话下。所以美国的许多学校也来中国招生。

大部分外国学生没有优异到能进哈佛、耶鲁,留学还是要到这样的学校去,在欧洲、美国之间就必须有所选择。欧洲各大学处于财政破产状态,常常让一个教30个学生的教授教300个学生,班大得吓人,教室、图书馆拥挤,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一流学生纷纷到美国读书的原因。美国的大学,一般财政状况良好,许多州立大学虽然靠外国学生赚钱,但也不过是按外州学生的标准收费,只是外国学生享受不到许多针对本国学生的奖学金而已。最重要的是,在美国,即使是州立大学,质量常常也非常好,而学费也就几千美元。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生活费用低的州立大学读书,经济负担不至于太重。所以,在这个层次上的竞争中,还是美国的大学占优。

除此之外,有些大学不满足于“工厂不动,产品出口”的状态,企图把教育的“车间”、“厂房”都扩张到国外,在世界各地建分校。不过,建分校是低层次的教育全球化。名校不可能全球建分校。因为世界一流的教授、图书馆、研究设施就那么几个,都集中在几个固定的地方,怎么全球化也是不可能流动的。只有低档次的学校可以繁殖分校。这种繁殖,实际上就是卖品牌。比如某个国外的大学,利用自己的名气(有时就是个外国名字而已),在中国建了个分校。教书的大部分是本地教授,水平不见得比其他本土学校的教授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给个有该校名字的文凭,让中国学生有个留学的幻觉。所以,这种全球化的教育,常常容易流于有名无实。大牌学校建的分校太多,就等于砸自己的牌子。

不过,这样的全球化也并非一无是处。那些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全球连锁店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有效的管理体系。就如麦当劳一样,卖的东西大部分是本地出产的,但标准化的管理保证了其服务的质量。在这方面,未来最可注意的是美国的所谓“营利大学”的表现。美国传统的大学都是非营利机构,享受免税的待遇。即使私立大学赚了钱也必须重新投入教育本身,不能私分。所谓“营利大学”则是上市公司的经营方式,赚了钱给股东。这样的大学不少是企业办的,如同麦当劳连锁店一般地经营。而且确实有所谓“麦当劳汉堡包大学”。微软、嘉信(Charles Schwarb)等大企业也建大学培养自己的职工。

这样的大学没有“终身轨”(tenure-track)的制度,教授可以随时解雇,学科可以随时更新,一切老板说了算,无所谓教授治校,以低成本高产出为底线,严格遵循市场规则,效率非常高。10年前,美国高等教育有3950亿美元的规模,营利大学占了5%的份额。如今美国教育扩张到6500亿美元的规模,营利大学占了7.5%的份额,行情看涨。到2015年,预计10%的美国大学生将就读于营利大学。

这些大学不可能用明星教授教学。许多教授没有博士学位,并且大量运用网上课程。其定位是为有工作、年龄大的非传统学生服务,教给他们一些实际的技能,从护理、计算机、教育到法律,无所不包。这些大学往往根据市场调查,锁定未来最短缺的几大行业,然后针对性地开课,保证学生毕业后找得到工作。

营利大学虽然近年招致了许多批评,但由于其市场效率,已经有几家创出了品牌。如菲尼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有28万学生,全球239个校园,已经开始侵入中国和印度的教育市场。拥有这所大学的企业阿波罗集团(Apollo Group),2004年投资将近4亿美元开拓市场。另外一个斯特雷耶大学(strayer Uniersity),以商务管理和电讯技术为主攻,成为菲尼克斯的主要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旗下的卡普兰公司(Kaplan Inc.),如同中国的新东方等学校一样,主要经营考试产业,其GRE、SAT补习班全美闻名。如今又拥有协和法学院(Concord Law School),是全美最大的法学院之一。

这些营利大学,由于采取连锁店的经营方式,其企业结构如同麦当劳、沃尔玛一样,具有极大的扩张性,不久可能大举进军中国,收购、兼并像新东方这样的类似企业。如果中国的教育成本仍然不断上升,这类大学国际连锁店就会在中国大展拳脚。

总之,美国大学由于有雄厚的实力和教育质量,又有灵活的体制,使各个层级的大学都有增长的空间,所以在全球化中的竞争中有望全方位地征服世界:既把全球的精英招揽到其一流名校之中,其低层次的大学也全线出击,抢占大学经济的市场份额。有些人甚至称这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对此,我们是爱也好,恨也好,都必须直面这个严峻的现实:在全球化的高等教育中,落后的教育体制得到的国界的保护将会越来越少。一个国家很难强迫自己的老百姓接受其指定的教育制度。如果你的教育僵化落后,最好的学生、教授就会一走了之。世界的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