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韩云霈没想到,这被人用滥了的词句,还能做如此解释,而且他不得不承认这比喻恰到好处。那清澈见底、一览无余的青川碧水,可以是现在,也可以是未来,唯独不能是历史。历史,真的就像人类社会下水道中的积淀。他点头赞叹:温老果然学养深厚,独具只眼。
这跟学养深浅没关系,温某人不过一介武夫,与学问不沾边。关键在于,能不能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式--温雅成话锋一转:就像解放台湾,人们通常所想的,都是怎么从外部实施军事打击,如何配备海军,如何组织空军,如何登陆,如何抢滩,如何后续,如何应对美帝、苏修的插手……就是没想到一条基本的规律--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台湾是个孤岛,不打破守军的防线,怎么进入堡垒内部?韩云霈不解其中奥妙。
温雅成叹了一口气,说,解放台湾讲了几十年,至今没能前进一步,就是卡在这个思维定式上啊。为什么就不能换个方向,想想怎么让合适的人选进入台湾?很多事情的处置,在里面和在外面,是大不一样的。
让什么样的人进台湾,恐怕不是共产党说了算,而是国民党说了才算吧?就算混进去了,也难有作为,一旦真实意图,肯定会被抓起来暴露。
那要看对谁了。温雅成把平薄的胸脯一挺:一旦我到了台湾,谁能抓我?
这副舍我其谁的神态,让韩云霈觉得十分可爱。无论温雅成是不是在编故事,他已被其中的传奇色彩所吸引。过去只能从书本上看的东西,如今能当面听人绘声绘色地讲述,总是有趣的事情。
事情要从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九日讲起。
这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在战犯管理所举行大会,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部在押战犯实行特赦释放,并予以公民权的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四次特赦,在押的最后二百九十三名战犯全部获释。会上自然还谈到了特赦人员日后的安置问题,原则上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居留地点,并将根据各人具体情况,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当然,也允许他们去国外投亲访友,甚至可以去香港、去台湾……
台上说到这里,坐在台下的温雅成便举起右手,朗声说道:报告首长,我要去台湾!
因为身材矮小,列队进会场温雅成一向是排在最前边,这一回也是坐在了第一排,所以他那高举的右臂,如擎天一柱,顿时成了全场关注的中心。
台上台下,陷入一片死寂。
台上的人,事先虽然也预料到,这批战犯中,不乏带着花岗岩头脑去见上帝的死不悔改分子,可万万没想到,这个温某人竟如此猖獗,在这庄严隆重的场合,就公然叫嚣要去台湾,以至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台下的人,十有八九都把温雅成看成了大傻瓜,你就是想去台湾想疯了,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说出来,更不能在这个场合开口。或许有人对他抱着几分同情,但更多的人显然是担忧,甚至恼怒--因为,温雅成的表态虽系个人行为,却很可能使政府误认为反映着他们这一批人的真实思想,也就有可能对他们的前景产生不利影响!当然,谁都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因为他们都是久经战阵的军人,懂得在局势明朗之前,最明智的选择是引而不发。
说时迟,那时快,从门外快步跑进两个战士,站到了温雅成的面前。他明白,这两个人是来带他走的。他没有再说什么。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再说什么都是多余。他两手一按双膝,利索地站起身。两位战士立刻一前一后把他夹在了中间,押着他向门外走去。温雅成自觉襟怀坦荡,无所畏惧,坦然地迎视着会场中每一个人的目光。可是,那一道道目光,却都在与他对视之前不动声色地转了开去。没有一个人对他的举止流露出任何态度。直到他走出会场,当那两扇厚重的大木门在他身后重新掩上之际,他清清楚楚地听到会场内爆发出一阵高昂的口号:“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当时最安全的表态方式。连我们这些战犯,都操练得十分娴熟。温雅成幽了一默。
三天以后,温雅成才得到机会阐述他要去台湾的理由。
问:你为什么要去台湾?
答:出于对人民政府宽大特赦的感恩图报,也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问:你既是要去解放台湾,在会场上为什么不说清楚?
答:会场上人多口杂,所以我的真实目的不能说破;但又需要利用其中的某些人,把这个讯息传到台湾去,所以必须在那个场合说出来。
问:你打算怎样解放台湾?
答:我在读报时注意到,当年的部下和学生,如今在台湾的,都已成为重要军政领导人,在海外的,也有一批成为很有影响的人物。我要号召海外的这些部下和学生,跟随我一起到台湾去,与在台湾的部下学生会合。凭着这一支力量,我相信,完全有可能迫使台湾当局改变政策,回到祖国怀抱中来。
问:目前海峡两岸完全隔绝,你怎样进入台湾?
答: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条是先到日本,一条是经过香港。
问:台湾当局不许你进入,你怎么办?
答:我就先在海外造成声势,对台湾当局施加压力。如果台湾当局连我这样的老国民党员、老军人都不敢接纳,他们在国际上的声望无疑将一落千丈……
由此可知,温雅成要去台湾,决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出于深思熟虑。毛主席洞察一切,所以早经指示司法机关,对于宽大释放人员,愿意回台湾的,可提供方便,发给路费,来去自由。然而温雅成的情况太特殊了,决不可视为单纯的探亲访友,甚至比他重新投靠国民党还要危险--弄得不好,就有可能打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所以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他的行动方案,要进行严密慎重的审查论证。所以,直到一年之后,他才得重返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