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同文馆的经济生活(5)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作者:陈明远


1884年6月4日点石斋主人为《点石斋画报》征稿刊登《请各处名手专画新闻启》。启事称:“本斋印售画报月凡数次,业已盛行。惟各外埠所有奇奇怪怪之事,除已登申报外,能绘入画图者,尚复指不胜屈。故本斋特请海内大画家,如遇本处有可惊可喜之事,以洁白纸新鲜浓墨绘成画幅,另纸书明事之原委,函寄本斋。如果惟妙惟肖,足以列入画报者,每幅酬笔资洋两圆。其原稿无论用与不用,概不寄还。画幅直里须中尺一尺三寸四分,横里须中尺一尺六寸,除题头应空少许外,必须尽行画足,里居姓氏亦须示知。其画收到后当付收条一张,一俟印入画报,即凭本斋原条取洋。如不入报,收条作为废纸,以免两误。” 这一征稿启事,可以认为是我国报刊稿酬的开始。

1884年6月19日《申报》发表消息:《点石斋画报》前三期出版以后,购者踊跃、供不应求,报馆又添印数千,也很快售罄;《点石斋画报》印数一般为三五千册,最高达万册左右。当时这算非常热销,发行13年之久,直到1896年底,出到第 473 期才宣告结束。《新闻报》和“申、沪、新”三足鼎立

1893年2月17日(光绪十九年正月初一),《申报》、《沪报》两强对峙以外,又一劲旅《新闻报》登场。体例、式样、纸张与印刷,一如当时上海各报,售价则和《字林沪报》一样,每份铜钱8文,比《申报》便宜2文钱。中外合资,华商张叔和为主要创办人之一。

起初每期仅销售300份,只及1872年《申报》创刊时销量的一半;但第二年销数却增加到3000份。据胡道静《〈新闻报〉四十年史》,载《报学杂志》1948年第1卷第2期。

虽然经济实力还赶不上《申报》、《沪报》,但毕竟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站住了脚跟。有人说,洋务派官僚盛宣怀、张之洞都曾拥有该报股份。《新闻报》成为一张具有广泛影响的报纸,是在福开森接办以后。

甲午战争前夕,上海的三家中文日报“申、沪、新”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了。而黄浦江畔外滩的望平街,也就成了盛极一时的新闻事业中心。报馆街--上海望平街

上海望平街曾被称为“报馆街”,在今山东中路,从福州路口至南京东路一段。19世纪中叶,这还是一条碎石铺面的小街,曾名庙街。清同治四年(1865)英租界工部局将它改名为山东路。

这条长不过200米、宽约10米的小马路,在当年十里洋场享有盛名。近人叶仲钧在《上海鳞爪竹枝词》中吟咏:“集中消息望平街,报馆东西栉比排。”曹聚仁更指出:“短短望平街,代表着西风吹动以来的中国文化,从这一街巷的浪潮上,体会着时代的脉搏。从启蒙运动以来,每一个和政治动向有关的人物,没有不在望平街上留下他们的足迹。”

1872年,英人美查创办《申报》首先在望平街设馆;20余年后,美商福开森的《新闻报》也在这里开业,与申报馆竞争;1904年,华人狄楚青创办《时报》馆于福州路望平街口,与《申报》、《新闻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尔后,《神州日报》、《时事新报》、《天铎报》、《民立报》、《大共和日报》、《民权报》、《民国日报》、《晶报》、《立报》等数十家报馆相继在这里开设报馆或批销处。1913年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夭折的《亚细亚报》,也曾设在望平街上。就连“中国第一流之新闻纸”天津《大公报》,也于1936年到上海望平街设立分馆。这条狭窄短促的陋巷,成为举世闻名的报馆街。

文化人曹聚仁寓居香港后,念念不忘昔日上海报馆街:“望平街这条短短的街道,整天都活跃着,四更向尽,东方未明,街头人影幢幢,都是贩报的人,男女老幼,不下数千人。一到《申》、《新》两报出版,那简直是一股洪流,掠过了望平街,向几条马路流去,此情此景,都在眼前。”20世纪30年代,还有文化人对于望平街报纸潮做了如下生动的记载:“黎明即起,到望平街上去看报纸潮,大约是4点钟过后,那一带已经人潮初动,慢慢涨起来。到了5点过后,便涨了满潮。那纵横半里地,人声嘈嘈,人影幢幢,可以说是水泄不通。沿着三马路外国坟山到四川路香港路一带,成千熟食档,同时活跃起来。直到午前9时左右,报潮稍退,熟食档也就闲淡下来。”

20世纪上半叶望平街的鼎盛时期,共有四五十家报馆集中此处,俨然成为新闻发布中心。上海滩最有影响的三大报馆都设在望平街附近,在望平街和三马路今汉口路。十字路口,西侧是申报馆在今汉口路309号。,东侧是新闻报馆;时报馆设在望平街南侧的四马路今福州路。上,建筑很奇特,为7层宝塔形,亦中亦西,门楼为塔状,象征“中西合璧”。清末民初数十年间,每天清早,报贩云集望平街,成捆的报纸从各报馆运出,有的车拉,有的肩扛,还有很多报童手提,将报纸发往上海各区和江苏、浙江等地,以及到处叫卖。

例如: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望平街左右相望的报馆,家家大玻璃窗外,张贴各地消息。街上群众挤得满满地在探听,一个捷报到来,鼓掌狂欢;一个报告失败,认为这家报馆受清廷指使,群众极度愤恨地把大玻璃窗打得粉碎。”武昌起义后,黄炎培记录当时的见闻,生动地写出了望平街的影响力。

每逢报馆出《号外》时,到这里来打听消息的人站满街头,贩运报纸的人更是把整条望平街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交通阻塞,车辆绕道,煞是热闹。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停办的报纸复刊,内迁的报纸复员,拥挤的上海望平街容纳不下,各报只好就近觅址,本来南北走向的报馆街变成了东北伸展:《大公报》、《中华时报》、《和平日报》设馆于南京路,《中央日报》、《益世报》、《前线日报》比肩于河南路,《正言报》在福州路西头抢先复刊,《东南日报》在北四川路底的长春路上从容创业,上海《新民报》晚刊租下圆明园路50号怡和洋行房屋作为社址,不少晚报则被挤到了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上。这是广义的望平街--无论馆址是否设在这条小马路上,在世人眼里,它们都属于望平街附记:有些文献称:“清宣统二年(1910年)初起,开始有报纸在望平街择址设馆出版。”不确。。编辑有薪金,投稿无稿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