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22)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作者:陈明远


民国初立,北洋政府便通过法令,发还梁启超、康有为被查抄的家产。之后,梁启超以共和党党首身份加入北洋政府,任财政总长和制币署署长。

1912年12月,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半月刊《庸言报》。12月18日,他在家信中说:“《庸言报》第一号印一万份,顷已罄,而续定者尚数千,大约明年二三月间,可望至二万份,果尔则家计粗足自给矣。若至二万份,年亦仅余五六万金耳,一万份则仅不亏本,盖开销总在五六万金内外也。”参看《梁启超年谱长编》第661页。不仅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收入达5万多银圆。

后来,梁启超到欧洲考察。其间决心退出政界,宣称以教育文化为业,走教育救国之路,因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著述上。

梁启超跟商务印书馆的来往也很密切。根据1922年10月他和商务印书馆经理张元济的通信,梁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书版税为40 % ;而梁启超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稿酬为千字20圆。8 日梁启超致函张元济说,他遵照约定将他关于佛学的稿件寄上,请按信上的要求在《东方杂志》刊登。信又说:一、《历史研究法》请即照梦兄指高梦旦。来书,再版印三千部(此书此间尚存千数百册,拟日内移交津馆代销何如?)其办法仍照从前“自印包售”、“六折算帐”,印费请先垫付,在售价内扣除,书价三节结算三节指端午、中秋、春节。。

二、《历史研究法》第三期书价 (第一次之六千册) 定本年秋节交清,前此除一次由律馆交来若干,二次由菊兄代付君劢千圆,余数若干,希饬算拨付菊兄指张元济,君劢指张君劢。。张元济回信说,他将遵照梁启超的要求,将文章“先登杂志,既印单行,已示梦旦,一切当遵办”;同时说,“前订撰文之约,即自本月为始。……(千字20圆乞勿为人道及,播扬于外,人人援例要求甚难应付)。”参看《梁启超年诺长编》第965页。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合同

在蔡元培主持北大的几年中,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由商务印刷、发行《北京大学月刊》,出版北大教授的专著及通俗教育丛书,由华法教育会人员修订商务教科书,代北大订购外文书籍以及请北大教授兼为商务采集标本等等。

通过这些合作,北大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出版的便利,而商务印书馆则获得了最高学府权威学者的支持,提高了出版物的水平,增强了它在国内外出版界的地位与声望。

1919年初,蔡元培代表著作人(北京大学)、张元济代表发行人(商务印书馆)正式签订《北京大学月刊》出版合同,规定:(一) 编辑事务,由著作人任之,印刷、发行事务,由发行人任之。

(二) 用三开本。每年十册,每册以十万字为率,约一百页,每册定价三角。所有制版,印刷、工料及广告等费,由发行人代垫。

(三) 销数不满二千部时,所有损耗,由发行人担任。如满一年后,尚销不足数,发行人得将杂志中可以单行者,另印单行本,以冀抵补。销数满二千部以后,如有余利者,著作人得十分之六,发行人得十分之四。

(四) 外间广告,由著作人经手者,照广告定价,以十分之五付给发行人。其由发行人招致者,概为发行人所有。

(五) 稿本用纸,每行字数,须与版式一律。如用夹注、或说明、或另行、或括弧、或插图、或附表、及所用圈点符号,均照排印之式,一律缮成正稿。图稿务须按照适定尺寸,绘成正稿,以便即用原稿雕刻、影照。如果有排印为难之处,发行人得酌量更改。著作人稿本,须于两个月以前,寄交发行人。

(六) 纸价涨落无常,估计成本,照市价计算。出版时,发行人应寄五十册交著作人。北京大学教授撰写的讲义和专著,大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如胡适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陶孟和的《社会与教育》,胡钧的《中国财政史讲义》,陈映璜的《人类学》等等,有的列为《北京大学丛书》,有的由蔡元培具函介绍。如1919年12月,经蔡元培介绍,商务印书馆曾以 200 银圆代价购印了刘半农的《中国文法通论》。商务印书馆职员的经济状况

商务印书馆的薪金逐步提高。民国初期,国内大学毕业生极少,一般相当于高中文化者入馆,通常试用半年,合格后才正式录用,起点月薪30银圆。此后惯例每年增加10圆。民国初年的薪金标准

1912年12月,张于贞、周衡甫、李心莲初来商务印书馆时,试用期月薪24圆,“半年后得力再增加”。考核转正后,月薪30银圆;第二年40圆,等等。

据包天笑回忆,1912年他在宝山路商务编译所半天工作(每日下午1~5点,星期日休息),担任小学图文教科书的编辑,月薪40银圆。当时编辑共约40名。

就连沈雁冰(后来的茅盾)由北京大学预科初到商务印书馆时,也是一样的待遇。1916年8月,沈雁冰进入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起初月薪只有24银圆,1917年定为30银圆。以后每年晋升10圆或20圆。1921年为100 圆。

其他资历稍高者,待遇也高些。1912年6月,许志毅、凌文之初到商务印书馆,月薪各60圆。10月,凌文之向馆方说,有人邀请他任教员,月薪80圆,“为家累计,不能不弃少就多。”馆方同意明年(两个月后)加增薪水,“论其能力亦尚值得”。

1916年2月,邵长光愿离政界到商务印书馆服务,商订月薪由160圆至200圆。3月,邵培芝到馆,月薪180圆。8月,平海澜到英文部任编译,月薪100圆。杨仲达来馆,起点月薪160圆。

1916年9月,留美博士蒋梦麟(即后来继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者)尚未归国时,就预先经介绍到商务印书馆,一开始就定月薪200圆。

1919年2月,周越然来馆,月薪180圆。10月,谢福生定月薪200圆。20世纪20年代的薪金标准

1921年周建人由胡适推荐到商务印书馆,月薪60圆。

据唐鸣时回忆,1921年国内大学毕业生到商务印书馆工作,起点月薪为60银圆,以后一般每年增加10圆或20圆。资深编辑的月薪可达100~200银圆。

商务印书馆曾慕名希望胡适到馆服务(或兼职)。商务监理张元济的日记1919年4月8日载:“托伯恒转托陈筱庄约胡适之,月薪300圆。”胡适婉言谢绝商务印书馆的好意,表示要继续为北京大学效力。

1921年9月,陈独秀回到上海后,商务印书馆想要聘请他担任“馆外名誉编辑”,由沈雁冰出面,商议月薪为300圆。

据陶希圣文章说,他进入商务编译所是在1923年:“各人的薪水互不相知,各人的进退听之当局。我初进所,月薪银圆80圆当时米一石只得5圆。。满一年之年终,当局给予出面通知‘台端月薪加为100圆’;再过一年加为120圆。1925年五卅运动起来了,商务印书馆三所一处职工大罢工,向当局提出19条要求。自此以后当局不得任意开除职工,而待遇公开。 1925年8月,商务印书馆通告同人,普遍加薪。最低工资10圆的工人,加3圆;原工资10~20圆者,加20 %;原工资20~30圆者,加15 %;原工资30~50圆者,加l0 %;学徒练习生满 1年加1圆,满2年加2圆等等。即如编辑人员,年终普通加薪,按比例至少增加2圆7角5分,或加7圆5角,多的可加17圆5角等等。”

当时商务编译所的职员共约200人。20世纪30年代的薪金标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