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在同福里居住时,有一天革命元老冯自由来访,请他写两件东西,一件是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宣言”,一件是“讨袁世凯檄”。这两件原稿,本是章太炎手撰的,冯自由要求他亲笔再各写一件,成为“历史文献”。当时自由冯致送了润笔墨银20圆大洋。
这件事,报纸上竟大登特登。许多人慕名而来,纷纷求章太炎再写这两件原文,共有五六十份,有的送墨银40圆,有些送墨银200圆。章太炎抱定宗旨“口不言钱”,经常由夫人或弟子应付。1929年上海市著名书画家的稿酬
此外,我还收集到当时上海市著名书画的稿酬规格。以善于画佛像著称的书画家钱化佛,在1929年制订的 “画佛润格”如下 --佛像-- 3尺36圆、4尺48圆、5尺64圆、6尺78圆;
观音-- 视上加半(3尺54圆、4尺72圆、5尺96圆、6尺118圆);
横幅--视直画加三成;
扇面-- 折扇20圆、纨扇15圆;
册页-- 15圆尺方为度,尺外倍之;
手卷另议。重色工细视定价加一倍。
磨墨费加二成,题上款者加半。
(1929年上海市1银圆,购买力约合2009年人民币70元)。
如按照1银圆 = 人民币70元计算,则:
钱化佛“画佛润格”(1929年)为:
佛像 -- 3尺2520元、4尺3360元、5尺4480元、6尺5460元;
观音 -- 视上加半(3尺5040元、4尺6720元、5尺8960元、6尺10920元);
磨墨费加二成(+20 %),题上款者加半(+50 %)。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用稿酬买地
据周作人回忆,他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的北平与胡适有过“卖稿的交涉”,所谓交涉其实就是由神通广大的胡适出面推荐给出版商,凡例共有三回,都是翻译稿。最后一回是周作人翻译的一册《希腊拟曲》,也是周作人在那一时代唯一的希腊译品,共有4万字。译稿由胡适荐给文化基金会的编译委员会,所得稿酬是每千字10银圆,共得400银圆(约合2009年人民币24000元)。
周作人说:这个价格是他在当时卖稿中所得的最高价格,“有极大的好处,即是就用了买得一块坟地,在西郊的板井村,只有二亩的地面,因为原来有三间瓦屋在后面,所以花了三百六十银圆买来,但是后来因为没有人住,所以倒塌了;新种的柏树过了三十多年,已经成林了。那里葬着我们的次女若子,侄儿丰二,最后还有先母鲁老太太,也安息在那里,那地方是到今还好好的存在,便是我的力气总算不是白花了”引自周作人《北大感旧录》,载《知堂回想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待遇
根据1935~1936年间《上海顾问》《上海向导》等史料中可得知--
20世纪30年代我国大学已有新闻科,但服务报馆的人,都以情面介绍采用专门人才,学识经验并重 ,还无流弊。现把上海各报馆书局的待遇,汇计如下:
报馆的最高职务为总理(或社长)。馆主自任者,月薪自定;雇佣者自200圆至400圆。
总主笔,总编辑,月薪自150圆至300圆。
编辑主任,月薪自120圆至200圆。
电讯、要闻、地方、本埠各编辑,月薪自60圆至100圆。
特派记者(驻重要都会、司发电通讯职),除交际费外,月薪在100圆左右。
外埠特约通讯员,以篇计的,2圆起至10圆止。
本埠自雇外勤记者,除车费外,月薪40圆至80圆。
普通访员兼任他报(如经济访员,公堂访员等),月薪自10圆至30圆。
副刊编辑,自40圆至80圆,编译约60圆。
校对和译电人约20圆左右。
其他附刊增刊 (如教育,文艺,经济,汽车,妇女,诸栏)或延专家主任、或由团体编辑,私人待遇30圆至40圆。团体义务居多。
营业部长为商人性质,月薪自100圆至150圆(薪水之外有佣金可获)。
广告,发行,会计等,月薪17圆起20圆止。
跟上述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1912~1927年》第六章《报界之现状·第八节·用人》一文中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待遇在十几年间有明显提高。
又据陶希圣回忆:在本世纪最初的20年间,国内教育界多为留日学生把持,近代的新式教育,也多采取日本制。20年代以后,大批留学欧美的毕业生纷纷返国,逐渐控制了国内教育和出版界,甚至在社会上也存在着西洋一等、东洋二等、本国三等的偏见。
例如,以出版教科书而名噪一时。在当时教育界影响颇大的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即以学历定待遇。在20世纪30年代,第一等是留学欧美的毕业生,月薪高达200~250圆;第二等是留学日本的毕业生,月薪可达120~150圆,而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月薪仅80圆。这比20年代提高了一些,但若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待遇还是差不多的,没有下降罢了。
由于社会上存在着等级观念,“留学生为社会地位及生活上的种种问题,不能不植党以谋生活上之安全,遂致留派与留学西洋归国者相互排挤”,于是经常出现拉帮结伙,党同伐异的情况,加重了文人相轻的习气参看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一文。。报刊稿酬
从20世纪30年代《上海生活》《上海顾问》及《上海向导》等资料中可得知--
上海是全国舆论中心,所以新闻事业十分发达,虽然不能和欧美日本著名报刊销数百万份并驾齐驱,可是像《新闻报》以日销16万份自豪,已当得起国内的牛耳了!
报纸是新闻性质,因此文字方面的需要量,虽比其他的刊物来得宏大,可是容纳文艺作品的,只区区一角而已! 并且附刊只为余兴性质,报馆当局并不重视,聊备一格,文人也轻薄它为“报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