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式微》
=1=
关于《式微》,始终有不同的声音。
我不知道哪一种更接近于已经睡下的真实。我曾一厢情愿地想,老人读《式微》,必定会读出沧桑,中年读《式微》,必会读出凄凉,而少年读《式微》,会读出薄薄的眼泪。
后来我求证了不同年纪不同阅历的人,这些人中有对诗经很感兴趣的,也有不甚了解的。感兴趣者侃侃而谈,不论年长年少,谈及时竟都关乎了一个爱字。不甚了解的,交了命题让他们去读去思量,再说回来时,竟是对爱彻底悲凉的注解。
我想起我初读时的感觉,一片空旷地,放眼茫然,有人在痴等。仅此一个意象,就惹得愁肠百转千回。
所以对不同的声音,我们姑且接纳,而对内心的声音,我们惜之如珍,这便是对《式微》最大的敬畏了。
=2=
我所读过的《式微》解析有三种版本,但无论哪一种,都关乎一个男人--黎庄公。据说,春秋初期,赤狄国兴起,夺取了黎侯的国土。黎庄公的夫人是卫侯之女,大难当头,黎侯自然首先想到的是携臣带眷投奔亲家。但是当时卫国自己也不复强大,根本无力协助黎侯复国,只好将他们安置在卫东二邑(在今河南省范县),躲避一时。《式微》就是这个时候在民间流传开来的一首诗歌。
《毛诗序》解《式微》,认为它是“黎侯为狄人所逐,弃其国而寓于卫,其臣劝归之辞。”诗是以臣子的口吻来作的,用第一人称自问自答。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您为什么不回国呢?
“要不是为了效忠国君您呀,我又怎会彷徨在泥泞的道路中!”
这个解释的确很切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中所提及的理儿也的确是这个理儿,但作为人臣,用这样的话语劝解君主未免有点儿曝君之过的怨怼意味。难怪清人魏源会说:“出‘微君胡至于此’之怨词,殉国之忠,恐不若是。”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种解释:此诗是外人与黎臣之间的对话。
“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的日子,多么卑微!你们为什么不回自己的国家呢?”
“谁不想回家呢?可国已破家已亡,如果不是为了要与君王复国仇共死生,谁会徘徊在这泥泞的道路中呢?”
这样的解释就合理了许多。不过,无论是哪一种解释,不归的原因都是黎侯,不归的结果也终是“中露”、“泥中”。这是一个君主的悲哀。这是一段历史无尽的苍茫。
=3=
不过我们毕竟远离那段尘封的历史,不可确知事实,从诗词的语句和语气中猜测和推断真相,难免会衍生出多种臆想。
余冠英教授评《式微》,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是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的牢骚诗。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我们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这个意解比之前解,更凸显了后人对历史整体的分析和揭示。历史在后人眼里是故事,在当朝人心中却可能是苦难。而这种解释令我想到了一个冰冷的词语--亡国奴。
我曾看见过这样一幅照片,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在中东地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被饥饿折磨得瘦骨嶙峋的孩子正充满渴望地看着镜头,他的身后,是一只健硕而高大的秃鹫。照片虽然是静止的,但我总觉得只要那孩子一动,秃鹫就会冲上来伤害他。战争之于一个孩子是失家离园的饥饿,那么之于成年人的昼夜劳役也就不难想象。
失国之君,却不思归国之途,只顾着享受自己的小日子,无视子民的生存艰辛。如果《式微》真是子民的抱怨,那么这抱怨实在是客气得很了。那隐瞒的苍凉对后世来说是更加触目惊心的阵痛,如同一个人的历史,年轻时的冲动与抉择只有到了中年心气沉和时,才突然会有失重的苍凉感。
=4=
另有刘向在《烈女传·贞顺传》中记载,卫侯的女儿嫁给黎庄公为夫人后,“既往而不同欲,所务者异,未尝得见,甚不得意”。夫妻二人性格不合,黎庄夫人嫁过门去,就没有一天是得宠的,时日久了,不免有失落之感。傅母看在眼里,既怜惜她常常独守空房,又担心她终有一日要被扫地出门,遂见机劝她:“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今不得意,胡不去乎?”合则来,不合则去,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相处之道了,可春秋时期的黎庄夫人却难以接受。她始终坚持“妇人之道,壹而已矣”,并赋《式微》以明志。
“天都快黑了,你怎么还没回来呢?都是因为你,我还站在风中等呢!
“天都快黑了,你怎么还没回来呢?若不是因为你,我怎么还在外头等着呢!”
三种解读,我希望真版是最后一种。身为女子,我没有鸿鹄之志,所有的盼望不过是爱情的结局,因此我总是私心地希望一切歌颂都关乎爱情。
不过,我也有些不太希望真相就是这最后一种,我不愿意爱情来得太过沉重。当一方已经不能领会你的付出时,转身才是最好的结局。
=5=
倘若我可以安排一次历史,《式微》必是这样的故事:
绿山,秀水,一座凝红的亭榭。一个女子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情郎的到来。一幅绢帕在手里绞了又绞,一口樱唇在齿间咬了又咬,一双明眸更是向周遭望了又望。太阳下了,月亮起了,山睡了,水困了,路也隐匿了……女子担心男子在夜幕中迷了路,便走出亭榭,一路迎去。
半路上见了,女子也不责问其迟来的原因,只略带了娇媚地嗔怪:天都黑了,你才来,看,都是因为你,我的袖子都被露水打湿了。
男子受了责却并不生气,反握了女子的手,也撒娇道:我知道天黑了呀,我也想早点儿看见你,你看,就为了早点儿来,我跑了一身的泥巴。
这种结局多么温暖啊。然而,历史不能重来,《式微》中的男子也始终没有归来。我不归去是因为等你,你未归来又是因为什么呢?无数的可能,尽由读者想象。难怪方玉润评说此诗:“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鲁莽读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希望这不是《式微》中女主角的最后结局。
=6=
有时我还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式微,是一种爱情。这个世界上的爱情有千千万万,有初相识一别千里远两地留悬念,有互通有无不咸不淡来来往往,有“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当然更有朝夕相处恩爱有加。而式微呢,式微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
似细风,似柔风,似草长莺飞,似白驹过隙,似万紫千红,似落英缤纷……我在这样想的时候,式微是什么样的爱情并不重要了,只是天黑了,她在等他,她一直在等他,不管是怀有什么样的情怀,焦灼、担忧、揪心还是怨愤,她就是在等。
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爱一个人的时候,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我们每天走过的路不管是否是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我们都会觉得我们走在爱情的路上,我们窗前的落叶不但片片知秋还知道相思成灾,我们世界里的季节变幻各种颜色全是因为他。
这式微,是不是就是一种像天气一样的爱情。你爱他等他所以内心会晴朗也会阴暗,会风和日丽也会狂风乱舞。这么说,我们就不难理解,这式微的爱情,便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了,我们所有对式微的理解,不过是自己对爱情的一种癖好。
而天还是那个天,与爱情无关。只是,爱他的时候,春夏秋冬,每一天每一时,都是良辰美景。风霜雨雪,都是爱的调料,把平平常常的日子,调理得有滋有味,浪漫唯美。若有一天,不再爱了,再好的天气,也会变成风刀霜剑。
更有甚者,爱依然在,而她却已经经不起等待了。只是因为“天黑了”,他迟迟不曾来。
=7=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残缺。只是不知到底是爱造就了这残缺,还是残缺成全了这世代相传的爱。
也许因为爱是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几千年前的爱更是令人着迷,总是要探到深处,找到一些古老的感动才算安慰了饥渴的内心。就如同一个喜欢旧物的人意外得到一件平常物什,上面用小隶镌刻着一个字。这个字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会在这个字上产生诸多美妙的联想。
爱上爱情有时就是这么大胆又细小,比如你仅仅是爱上“式微”这两个字。你恨不得把天打上一道口子,让等待的人有希望,有曙光。就如同我看到一个人的痴心妄想,大意是说如果她是上帝,哪怕就只有一天,她也首选要这世上空白一片从头开始,再没有谎言欺骗,没有痛苦伤害。然后回到伊甸园用泥做出一个女人,再从女人身上取下左边第三根肋骨做出她的男人。那个叫“爱情”的东西仍存活于天地间,只是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次爱情,当背叛爱情时就会死去。
此时想起,《式微》里无望的等待,便是最残酷的背叛了。如果真能做一次这样的上帝,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女人都会拍案叫绝。那么男人呢?不敢想,不能想。
当唇间轻念“式微”,薄雾微起,那隔世的爱情仿佛可以穿透时空穿越时间来到我们面前。如果真是这样,老人读《式微》,必定会读出沧桑,中年人读《式微》,必会读出凄凉,而少年读《式微》,会读出薄薄的眼泪。那么我多想一生不老。这样我就可以始终相信杜拉斯说的,情人微不足道,哪怕没有情人,关键的还是要有这种对爱情本身的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