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内心回荡着祈祷之声(1)

龙凤之国 作者:(日)陈舜臣


 ——天理收藏馆和我

    十几年前,为了看珍藏的书籍,我来到天理图书馆时心里竟有一种亲切之感。这可是第一次来参观呀,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然而仔细回想一下,我孩提时有可能来过这里。我父亲喜欢登山,他晚年尽量辞去其他公职,只有登山会会长一职一直愉快地干到临终。登山会组织的旅行,如果没有要紧的事儿他都会参加,那时还经常带孩子们去。战前,大概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我可能来过这里。即使是小学生,一到高年级也应该能记住地名,记忆也更清楚一些。

    最近我参观了天理收藏馆,那里有许多令我感兴趣的展品,一点也没感到累,这是很难得的事情。这么巨大的博物馆,按照类别展馆参观的话,大概需要几天时间。不论伦敦大英博物馆,还是北京历史博物馆都是如此。如要用一天参观完会感到筋疲力尽,尽管看了许多东西,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

    几年前,我参观北京历史博物馆时,从一开始就放弃绕行参观展馆的方式,决定先欣赏一个展室的收藏品。为此当然需要办妥一系列手续,还必须要有介绍人。这种参观不只是隔着玻璃展柜看,还能近距离接触,甚至可以将展品拿在手中观赏。虽说展品件数极为有限,但能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当时我观赏的都是杰作,随行的儿子小心翼翼地拍下这些展品。

    其中有四川省彭县出土的“舂米画像砖”,我将这张照片收入拙著《续·中国挖掘故事》中的卷首插图中。这幅画再现了农家庭院中捣米的情景,其时代为后汉。

    汉代古坟的壁面,用画像石或者画像砖来装饰的例子很多。雕刻形象各异的石头为画像石,带有雕塑的黏土烧成的方形砖为画像砖。过去收藏家好像不太重视这类东西,至少没有作为收藏的主要对象。画像石不仅用于墓室内部,也用于墓外的寺庙以及宫殿,但战前画像石多被丢弃在荒野中,有时还将画像石作为房屋的院墙,或筑桥的材料加以利用,作为美术品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所以才这么使用。

    战后,画像石和画像砖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雕刻的图案大多表现被埋葬者的生活主题,由此可了解当时的生活。而且表现方法既朴素又逼真,富有生活情趣。用一句话概括地说,它是活灵活现的生活描写。在社会主义体制的艺术理念中,这种写实主义得到了高度评价。例如在四川省成都近郊出土的画像砖中,好像有农民从地主那里借粮的画面,这些被当做理想的教育材料。农民生活是怎样的艰难,地主又是如何进行剥削的,与任何文章相比,这样的画像砖都更有说服力。这块画像砖被称为“贷粮画像砖”,出土的墓葬主一定是借贷粮食一方的地主。当时生活贫穷的农民用画像砖来装饰是不可能的。

    显而易见,画像砖并不能对细部做入木三分的刻画。因它不是画在纸张或绢布上,而是以黏土为材料先制成模型,然后采用扣制的方法,细微的变化基本上难于表现,因而制作者一定为如何能概括地表现而费尽心思。他们一定要抓住特征,以谁都能一目了然的造型为制作目标。在成都出土的画像砖中,有用滑车吊着桶制盐的场景。制作者一定想表现制盐的场面,采用将几个关键环节纳入画面的方法。由此可见,有时用近似象征的手法,多少带有独特的风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