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意料之外的西藏(3)

无上天2012 作者:莫争


  我毕竟是个四处飘零的浪子,根本不会去想将来的结局。
  
  那喇嘛犹豫了一会,还是上了车,坐在我后面,不停地转着经轮,心事重重。
  
  “大师,敢问尊称?”夜白问,问藏民一般不问贵姓,因为很多藏民是没有姓氏的。
  
  “次仁曲披。”喇嘛漫不经心地说。
  
  “哦,是长寿兴法的意思。”我接口道。
  
  那喇嘛抬头看了我一眼,神色大为惊异,“我,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
  
  “怎么可能?”次仁曲披喇嘛起码有七八十岁了,而我才二十出头,一直生活在沿海城市,常年到世界各地出门旅游。
  
  “唉,我也说不清。”老喇嘛沉默低头,不再说话。
  
  的确这样,人与人是有眼缘的。
  
  不知怎么,我对这个萍水相逢,遍体鳞伤的老喇嘛很是同情,很想帮他。
  
  “喏,这就是你要的东西。”夜白见我坐得无聊,从方向盘下拿出了一个檀木盒子。
  
  我打开一看,是一把鹅毛扇子——诸葛亮用过的。虽然有点残缺,但扇起来依然清风徐徐,甚是好用。
  
  我扇了几下,仿佛扇起了千年的历史,不由浑身打了个寒战。
  
  车开了十几分钟,到了成都市南门的武侯祠大街。
  
  武侯祠现分文物区(三国历史遗迹区)、园林区(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锦里民俗区)三部分,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夜白停好车,老喇嘛无聊地站在门口的小贩边,颇有兴趣地看着贩子卖诸葛锁。
  
  我小心翼翼地把那把价值不菲的鹅毛扇装回盒子,揣在盒里。
  
  夜白大方地买了三张门票。
  
  老喇嘛跟着我们,四处观望地进了武侯祠。
  
  武侯祠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里头浓荫密布,石碑高耸,建筑宏观,雄伟壮丽。
  
  我们到了文物区,次仁曲披喇嘛在怀里掏东西,我心想,莫非这是他和某个毒贩交易的地点?可是他掏出来的却是一张泛黄的手绘图稿,老喇嘛拿着它蹒跚着,转来转去,找工作人员问东问西。
  
  我和夜白任凭他去,在一旁欣赏各种各样的文物,有文、书、刻号称“三绝”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由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刻字。
  
  “你看这诸葛亮的《出师表》刻石,真的是岳飞手书吗?”我指着墙壁上龙飞凤舞的字问。
  
  “这个《出师表》备受争议,我也倾向于认为是明代士人白麟伪托岳飞之名所书。”赵夜白说。
  
  我们评头论足了一番,回过头,只见次仁曲披还在纠缠着工作人员,可是每人都是频频摇头,爱莫能助的样子。
  
  次仁曲披一脸沮丧,像一个刚死了儿子的伤心老头儿。
  
  “大师,你在问什么呢?”我走过去问。
  
  老喇嘛急急要把图稿塞进怀里,掩藏起来。
  
  “咦,这不是八阵图吗?”夜白瞥了一眼,那手稿上用铅笔画着潦草的许多线条草图。
  
  “啊!你知道这个?”次仁曲披兴奋地抓紧了夜白的胳膊,展开了那张图稿。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我朗诵起杜甫的《八阵图》。
  
  “这,这个图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喇嘛激动万分地问,双眼射出与年纪不符的精光。
  
  “这是一个八阵图的阵形吧!”赵夜白猜道,“简单说,就是一个古老的迷宫了。”
  
  “对!对!就是一个迷宫!”老喇嘛欣喜若狂,皱纹抽搐,结巴道,“它,它到底要怎么走?”
  
  “八阵图是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演化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夜白侃侃介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