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对“穷”和“富”的最初体会(7)

穷二代富二代 作者:钱图


2钱图告诉我,他要工作的目的很纯粹,钱。跟我打交道的有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接近我的目的其实也很纯粹,钱。但是,他们不会这样简单而直白地说出来,总是裹上各色各样的外衣。包括后来很多道我公司求职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受了某些道学先生的蛊惑,面试的时候总是向HR们背诵很多“个人理想”、“事业追求”的篇章,乍一听很动人,却不实在。熙熙攘攘的人,都是为名来,为利往,坦率地承认有什么错呢?钱图能够直率地向我表明心迹,我非常高兴。想做一个成功的商人,就得有逐利的野心;如果在逐利的同时又能守住“商道”,那就必然成功。

4适应环境,贫穷种子开出富贵花朵

我们总说“适者生存”,什么是适应?很多人羡慕大城市的“好”,一窝蜂地冲向大城市,受到挫折之后又满怀怨念地诅咒大城市的“坏”,这叫做“片面地适应”。真正的“适应”,是客观地看到它的好,又客观地看到它的坏,然后心甘情愿地过这种生活。

我如约去了任远的公司谈工作的事情。他的公司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离清华大学很近。2001年,那一带正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交通在改善,道路在升级,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社会上开始流传那句话:东有CBD,西有中关村。众多学院的簇拥下,中关村有着一种独一无二的人文环境,当时,新浪、搜狐、SUN、YAHOO等大公司还没有搬过去,写字楼却已经以雨后春笋之势拔地而起。在我这种穷人看来,能够在这里上班,就是“高级白领”啦。

按照任远留下的地址,我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广告公司。第一次进高档写字楼,我只觉得眼睛不够使,左看右看,还要谨慎着会不会忽然撞上迎面而来的大玻璃。真不敢想象,这么好的写字楼,有一间是我这位同学的。

“不是一间,是一层。”任远笑着纠正我的错误。

“一层?”我惊得两个眼睛珠子差点儿掉出来,“租金一定很贵吧?”

“呵呵,”任远笑着伸出四个手指。

“一个月,四千?”我使劲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我所接触过的“金融”范围里,以千来计算的款项已经很大了。

“四块。”任远好像故意吊我的胃口,看着我惊诧的表情,又补充说:“每天,每平方米。”

“啊?你让我想起《西游记》里的‘布金寺’了,人家寺院是用金砖铺地,任远你这公司每天每平方米租金就要花4块钱,我要是每天来上班的话,脚下踩的不就是人民币吗?”我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开眼了。

“你肚子里典故倒不少啊。”任远笑着让我坐在他老板台对面的真皮沙发上,我却一点儿没有坐下去的心思,全然不顾面子问题,满足好奇心要紧,里里外外看了个够。他倒是挺体谅我的心情,也许,正好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吧,任由我这个乡巴佬大开眼界。

“行了行了,看够了就过来说说工作的事儿吧,要是喜欢,以后你过来当保安,每天守着大门看。”

任远当然是在开玩笑,我却信以为真,一下子蹿到任远面前,急着问:“保安的工资是多少?”

“丢人不丢人啊你!”任远按着我的肩膀把我按在椅子上,“你好歹也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你们村儿里没出过几个吧,你就跑到北京来当保安,脑子被门挤了?”

“没错,你的话说到点子上了。”我也不知道哪儿来的一股气,就想把一只憋在心里的话通通倒出来,“我们村里,在我之前,确实没出过大学生,我是第一个,而且一下子就考上了全国著名的名牌大学。可那又怎么样?我的专业实用性不强,没什么技术含量,出去做家教,家长都是给孩子找英语老师钢琴老师或者数学老师,很少有找语文老师的。再说了,我自己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人家给孩子找语文老师也不会找我这样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