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怎么不去捡饮料瓶?怎么不套个小猫小狗小兔子的造型站大街上给人发广告发传单去?怎么不去麦当劳肯德基给人擦桌子刷盘子去?”任远丝毫不同情我。
我被这通话问蒙了,呆坐在椅子上,半天支吾出一句:“我有课要上。”其实,我知道这话只能算做不是借口的借口,很多时候我逃课在宿舍睡懒觉看武侠小说,完全想不到除了当家教,还有很多贫困学生是靠卖矿泉水瓶子、发广告传单、甚至当服务生赚生活费的。
“钱图,”任远做在他的老板椅上,摆足了当老板的架子,“我特喜欢你直爽的性格,也可以用你到我们公司工作,但是我觉得,你想在这个城市立足,想在这个城市生存,要做到最起码的两件事。”他为了引起我的注意,故意顿了顿,然后接着说:“第一,适应。第二,吃苦。”
我注视着面前这个曾经让我非常鄙视的“富二代”,认真听他阐述生存的道理。
“我理解你的心情,很多人都是怀揣淘金梦来北京的。特别是像你这种通过上学这个途径,期望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初到北京,看到贫富差距这么大,自己就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学生,心里落差大这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你愤世嫉俗有什么用呢?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愤怒而改变什么,有权的人依旧有权,有钱的人依旧有钱,而且,根据马太效应的原理,他们还会越来越有权,越来越有钱。这是铁律。”
我像一个傻瓜一样,呆呆望着这个同龄人。
“不明白马太效应?”任远歪着脑袋想了想,向我解释说,“简单地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打个比方,我现在有钱,而你没有。我们同时竞争一桩生意,我出得起资金,可以预先垫付,而你出不起。这桩生意就是我的了。我的实力因此而增强。到下一次我们再竞争的时候,同样的状况再次出现。如此往复,你说,最后你是不是要被我挤破产?”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我只觉得心中的血液迅速升温,一股热气往脑门儿涌,那股恨意和仇视一起往外冒。没错,这个马太效应,任远说的这个例子,就是纠缠了我一年多的根源。为什么有些人一无所有,而有些人得到太多?
任远非常淡定地看着我,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哥们儿,看不惯是吧,不服是吧。”
“对,我看不惯。我不服。”
“要么接受,要么改变。”任远非常轻松地说出这四个字。
“我不接受,我要改变。”我非常坚定地说出这四个字。
“呵呵,”任远无奈地笑了笑,“是我的表达有误。应该说,你必须接受别人,然后伺机改变自己。”
“我不明白。”
“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多穷人。其中一部分,守着有限的收入,紧巴巴地过日子,他们就像老子说的,不见可欲,民心不乱。他们不去追求富人的生活,甘愿穷乐呵,这是一种活法。还有一部分人,收入一般,解决了温饱,又达不到小康,羡慕富裕的生活,又想不出方法改变自己的处境,整天怨天尤人。这还是一种活法。另外一部分人,渴望变成富人,虽然现在的收入不高,但是他们勤奋、能吃苦、肯动脑筋想办法,时时刻刻捕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第三种活法。你选择哪种活法?”任远的目光里有一丝丝挑衅的意味。
“当然是第三种!”我信心满满。
“好,从你给到打电话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你是这种人。所以我才答应给你一个机会。记住,接受马太效应,接受赢家通吃,接受适者生存。只有你接受这种现状,才能伺机改变。如果你跟客观规律作对,就永远没有翻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