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穷人起点低底子薄,所以要加倍努力(22)

穷二代富二代 作者:钱图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沉浸在这种良好的感觉当中无法自拔。那时,我的工资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不再拿计件工资,而是跟其他刚入职的职员一样,拿2000块钱底薪,再加提成,一般是根据手头文案的难易程度和长短来计算,最低200块,上不封顶。2000块钱,什么概念?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基本上可以抵在校一年的生活费了。我大喜过望,当任远把工资卡交到我手上时,我的手很明显在哆嗦——不瞒你说,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张塑料的银行卡,怎么使用我都不知道。但是,从那天起,它就是我的了,里面的钱完全由我支配了。一个月2000,五个月10000,我一个学期就可以挣出四年的学杂费,难道这不足以让我欢呼雀跃吗?

这两年,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危机,很多人离开学校就“失业”,像待业青年一样在家“啃老”。我觉得,他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对起步阶段期望值太高了。我那2000块钱的底薪,在当时业界看来,就是平均状况而已,任远绝对没有因为要“照顾”我而为我发送特殊补贴,毕竟做生意不是做慈善,亲兄弟明算账是他一贯的原则。

现在,大学生入职的起薪普遍降低,我看新闻报道说已经降到1500块。说实话,如果是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1500块租房子吃饭什么的确实有点儿紧,但是,你不会永远拿这点儿钱。如果自己的能力够高,信心够足,能够吃苦耐劳,很快就能“脱贫”,进入3000~8000元这个收入行列。我大学毕业之后就离开了任远,自己去找工作,有碰壁的经历,进过世界500强,也在国内的中型企业做过事情,起薪都不是很高。所以,起薪仅仅是你找工作的参考条件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条件。如果这份工作有前途,或者能够暂时解决你的生存问题,就可以接受,然后再另图发展。

话题回到我的工作上面。我在任远的公司做了几个月,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说它不大,是因为它暂时没有影响我工作的开展;说它不小,是因为它的存在让我有时候干瞪眼却没辙。这个问题就是——英语。

云南的应试教育远远不如北方几个省那么红火,特别是在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上,学生成绩普遍偏低。虽然我高考总分很高,但是相比较而言,英语还是我的弱项。即便勉强算得上高分,也是题海战术的结果。会考试技巧的人都知道,英语习题,只要你做得多了,有了“语感”,就算是不知道选什么,八成也能选对。我就是凭着这种良好的感觉参加了高考,但是真正的英文基础并不扎实。进入大学之后,英语基本就被我废弃了,“英语四级”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也没能让我重新重视它——因为太害怕做题了,高考备战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过。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我越是不想学英语,英语越在我眼前晃。起初,师兄借给我一些广告文案编写的专业书籍,港台那边的,虽然是繁体字,看起来有点慢,但是能看懂;有几本英文的,我借助词典翻来翻去也弄不明白。“隔行如隔山”这种情况在英文领域也是存在的,同样一个英文单词,放到专业书籍里可能就有专门的解释,没有内行人告诉你,你是万万猜不出来的,更何况我对专业的广告术语本来就一知半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