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探路(8)

权力天平 作者:唐成


  马难生能绕过这条规律?
  
  ……
  
  眼前出现了大片的明清建筑物。
  
  马难生加快脚步。他俩进了门坊浅刻“天官上卿”人家。这里前中后三堂住着三户人家。大堂上坐着几位长者在聊天。来客了,老人纷纷让座。好客是他们的传统。马难生坐定后,马上有孩童奉茶。啜入一口,沁人肺腑。这是当地传统的香麻茶,制作方法独特,是用茶叶、芝麻、黄豆、糯米泡、椿香、食盐兑小磨油在铁锅炒焦后加入适量的井水,经小火煮沸即成。喝了这种茶,既可解渴又能饱肚。
  
  话题聊开。这个村叫务泉村,属南河县管辖。自明朝开始,这里的人就开始经商,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昔日南河、聪江水路,是一条水上丝绸之路。商贾云集,物通其畅。务泉这一带,读书人多,做官的人多,在外经商的人多。务泉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外挣钱,在家置业。故而明清建筑遍布全村。
  
  老人说起自己的祖宗自豪溢于言表。
  
  马难生提议去到屋前屋后走走。几位老人欣然陪同。
  
  认真看后方知,这些明清建筑风格各异,几乎找不出相同的建筑物。有官宦府第,有家族祠堂,有商人住宅,有乡民故居,有前堂后堂排列,有数十户连片成栋。走进“司马第”,看到的是水磨青砖面,三间两进,正厅三间两厢,半浅天井,上堂横梁三眼,花卉或戏剧人物雕梁。信步“驭仁堂”,眼前是青砖五凤门楼,中雕“双龙戏珠”,三面回廊,轩廊木质卷棚,深天井;梁枋门窗精刻戏剧人物、龙凤松鹤、花卉鱼鸟。出府第,穿街巷。脚下巷道全是一式青石板铺地,平坦整洁。后院是一条小河,由大青砖垒墙护坡,小船能进各家后门。扫兴的是,小河的流水来自南河,奇臭难闻。漫步村口,路亭、门楼、戏台历历在目,不远处的廊桥热情地张出飞檐,似好客的主人伸开双臂,迎接远道的客人。
  
  如此庞大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藏在深山人未识。
  
  马难生为什么突然对务泉感兴趣?此行的任务似乎不是看古典建筑?廖克明见马难生兴味盎然,想提醒他,话到嘴边又止住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错,此行的目的是金矿。难道现在看到的不是金矿吗?一座还没有发光的金矿,一座还有待开发的金矿。在马难生的脑子里,已经酝酿出一个大的计划,把务泉与皑山作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园重磅推出,以此带动整个聪江的旅游业。条件成熟后,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这就是聪江的金矿。
  
  应该说这个创意不错。聪江的工农业在全省没有优势,要后来者居上,出路在旅游业。“旅游兴区”比“兴工强区”更有实际意义,更切实可行。建立皑山旅游圈,亮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园”,聪江就不是聪江地图上的聪江,聪江就是全国地图乃至世界地图的聪江。
  
  说干就干。马难生打通了卢森的手机。又想到他。只能说卢森更合适。马难生让他带上计委、科委、建委、旅游、政研室等部门的同志,组成一个专班,先到务泉村,然后扩展到整个皑山地区,深入调查研究,拿出一份有份量的旅游科研报告。卢森忘不了打趣,说:“马专员,感谢你心里只有我。不要让人误会我们在搞同性恋。”
  
  谁要你是经济博士?
  
  打完口头官司,他俩重新上路。
  
  南河的水已经成了墨水。估计快到晨屋山。
  
  热闹的晨屋山尤如七十年代学大赛时兴修水利的场面。马难生初略地算了一下,有200多台车,2000多号人。晨屋山被掏金者挖得千疮百孔,差不多被掏空;整座山给人有摇摇欲坠的感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