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辨清体质,制订你的个性化保养方案
判断体质,从辨别阴阳开始
我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很想了解自己的身体。其实,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辨别阴阳。
“阴阳”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本书前面已多次提及。其实在中医养生学里,处处体现着阴阳的思想,不仅用阴阳思想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还用阴阳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人的养生保健。
就人体而言,左眼睛为阳,右眼睛为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后面腰背部为阳,前面胸腹部为阴;左半身是阳,右半身是阴;脏是阴,腑是阳。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划分,其实这是从功能上分的。例如,五脏的“脏”,在《黄帝内经》里面就写作“藏”,是收藏的意思,所以五脏是属阴的。六腑是通道,是不收藏的,是往外泄的,所以六腑属阳。只要是内敛的就属阴,只要是开放的就属阳。
中医把所有的疾病都分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叫“八纲辨证”,实际上就是分阴阳。所谓阴证,指舌淡、气短懒言、口不渴、面色暗淡、脉沉细无力、精神委靡、身倦肢冷、尿清便溏。所谓阳证,指苔黄、脉数有力、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面红身热、尿赤便干。
根据《黄帝内经》,从阴阳角度划分我们的体质,主要有3类:一类体质是偏阴的,一类是偏阳的,还有一类是既不偏阴也不偏阳的阴阳平和体质。区别是偏阳还是偏阴,关键要看这个人的体质特征是偏热还是偏寒,偏热是偏阳体质,偏寒是偏阴体质。
偏阳体质的人,往往偏热、偏燥、偏动、偏亢奋。其中,偏热是最重要、最明显的,即体温较正常偏高,怕热,喜欢喝冷水。这类人,阳盛了,阴往往就不够,所以易患阳亢的热性病,如大便干燥、易上火、头晕、失眠、心悸、心慌,等等。平时就应该多动少静,避免操劳过度、思虑不节、纵欲失精,否则很容易发展演化为临床常见的阳亢、阴虚、痰火等。
偏阴体质的人,往往偏寒、偏湿、偏静、偏低沉。其中,偏寒、怕冷是最主要的特征。这类人阳气偏弱,易致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偏弱,水湿内生,从而发展为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痰饮等。
当然了,在做自我判断的时候要注意,不是说每一个人每一条都符合,因此需要抓主要矛盾,注意自身所有的表现中,是偏热较多还是偏寒较多,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瘦人多火要滋阴,胖人多湿要化痰
生活中,我们总喜欢用“瘦人”和“胖人”来形容人的体态,其实,体态也是一个人体质的反映。中医里有句话“瘦人多火,肥人多湿”,正是某些体质特征的表现。
我们常听到有些人沾沾自喜地说“我怎么吃都不会胖”,殊不知,这类人多是阳气偏盛,容易产生内热而上火,即中医里的“瘦人多火”。
一般来说,他们属于肝肾阴虚水少,因而就会相对地阳气过盛,内热不断而引起上火。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多缺乏滋润,形体不充而瘦削,筋骨关节也不柔软。内热上行、虚火上炎常导致失眠烦躁、咽喉疼痛、小便发黄等症。
既然如此,这些瘦人该怎样调理呢?
很简单,补中益气、滋阴养肾。在饮食方面,阴虚体质的女性应常食酸甘食物,如葡萄、苹果、香蕉、枇杷、黄瓜、菠菜、银耳等;尽量少食温燥的食物,如花椒、茴香、桂皮、辣椒、葱、姜、蒜、荔枝、核桃、樱桃等。同时,也不要经常吃猛火爆炒的菜、火锅、麻辣烫。由于人体需要阴液润滑关节,此类人不宜经常登山。平时遇事要避免着急上火,否则会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