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节 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1)

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作者:海默


  有一个故事这样说:一头小牛到山上吃草,当它抬头看到对面的山坡上绿油油的青草时,非常羡慕,就匆匆忙忙向对面山坡上走去。可是当它爬到对面山坡上,发现还是原来的山坡上的草更绿、更茂盛,于是又匆匆忙忙走回来。结果别的牛都吃饱了,只有它还在饥肠辘辘地奔走于两山之间。
  
  这个故事常常用来比喻一些人见异思迁的心态,当一个人陷入这种心态时,常常对不同的事物比如工作、职位等做不合时宜的比较,抱怨不断,患得患失,结果常常顾此失彼。
  
  小王和小郑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又一同进入了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同学和老师都很羡慕,小王洋洋自得地说:“你们就瞧着吧,公司将会因我而改变,总有一天公司将会以我为荣。”他以为公司将会把他安排在管理岗位上,却没想到被安排到基层车间做维修工。维修工作很脏,很累,很不体面,干了几天小王就开始抱怨:“让我干这种工作,真是大材小用!”于是开始藏奸耍滑、偷懒懈怠的工作。三个月后,跟小王一同进入公司的小郑被提拔到了管理岗位,小王得知后十分不能理解,又开始抱怨:“老板为什么不重视我?我什么时候才能脱掉这身油乎乎的工作服?”后来他工作的时候更加懈怠,以前偷懒还躲着主管,现在竟然当着主管的面开起了小差。
  
  公司接到了一份很大的订单,只有开足马力生产才能完成。为此公司要求维修工对设备进行检修,并严阵以待,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小王又是习惯性的敷衍了事应付,留下了隐患,导致在生产最忙碌的时候设备出了故障。虽然经过全体维修工抢修,可还是耽误了生产,延误了交货日期,公司为此遭受了损失。小王却依旧抱怨说:“都是设备老化,谁也无能为力。” 年底公司裁员,小王被裁掉了。小王还在抱怨:“为什么是我?”却没人再搭理他。
  
  不可否认,抱怨会减轻个人心中的不快和不满,但它的危害也非常明显,就是不能使人朝着积极的方面发展,就像故事中的小王,一个习惯将抱怨挂在嘴上的人,只会与成功渐行渐远,滑向失败的深渊,而那位埋头苦干从不抱怨(有时只是把抱怨放在心里)的小郑却会一步步迈向成功。
  
  2005年夏天,在北京一著名大学同时毕业的李刚和张强,相约一起到南方去闯一番事业。他们在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公司正在招聘负责某种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设计开发人员。实事求是地说,公司规模不大,连老板在内绝不会超过10人,在深圳这样的小公司多如牛毛。在李刚和张强同公司老板一番面谈后,决意去公司工作。虽说老板比他们大不了几岁,且看上去完全一副书生模样,但老板态度很诚恳,且其纳贤之切让人心动。
  
  第二天,李刚和张强来到公司,一进门他们就傻了,公司办公条件和他们想象的差了很多:一间废弃的地下室,阴暗、霉臭、潮湿,天一下雨,天花板上凝聚而成的水滴源源不断地往下流,电脑上都要罩着厚厚的报纸。连个厕所也没有。出门就是大排挡,油烟灌进来,熏得人流眼泪。他们的产品市场前景看起来很好,但资金的瓶颈随时可能将美好的梦想扼杀于萌芽状态。最要命的是,产品没有品牌,只好赊销,迟迟收不回来款,资金储备少,公司连员工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由此可见,这样的公司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很难竞争。一个月后,同学张强动摇了,劝李刚也不要干了,有的是好公司,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股份?老板连他自己都无法自保,哪里还有股份给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