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世流胭情·城危忧红妆——陈圆圆的乱世情殇(1)

初见人间芙蓉色 作者:周语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伟业《圆圆曲》
  
  明朝末年,风云变幻。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连记忆的城墙都如此班驳。硝烟依旧在飘,战火长久不灭,恰逢乱世,抬头望去看不到蔚蓝的天空,只是一片灰蒙。
  
  我记不清了,只知道,我出生在江南一个山水秀丽的小镇上。娘在生我时便难产去世,不久爹爹身染重病,也与世长辞了,记忆中的童年是与祖母相依为命。记得初晨时,雾烟袅袅,洗衣姑娘们在溪水河边捶打着衣衫,水花溅湿了她们的长发,轻轻吟唱:“小姑娘,织花衣,织了花衣织嫁衣。”悠婉的歌韵,留驻我永久的记忆中。风雨飘摇,家,始终是家,往事的温柔,历历在目。
  
  如今的我,花名陈圆圆,已是秦淮河坊的名妓。十五岁便凭着自己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艳帜高张在教坊的门头,名誉全苏州城。每个华灯初上,夜夜不停的是笙歌燕舞,我着上锦绣,裙带边垂下流苏,款客奉宾。达官显贵、名门公子都争着来听我唱歌,看我霓裳罗裙,秾词丽曲,来点缀着所谓红尘的富贵荣华。“调宝瑟,拨金猊,障风映袖,盈盈笑语,无意争春,却引得群芳皆妒。”
  
  常常,鸨母对我耳语:“圆圆,好好伺候那些王孙公子,若能嫁入豪门就算为妾,也是你一生荣华享之不尽。”我轻叹,尽管我歌舞超俗,尽管我容颜绝世,也不过是个烟花女子,幸福遥不可及。我无言,苦笑。
  
  翌日,鸨母告诉我有一名京城高官点名要我为他弹曲献唱助兴,那人财大气粗,出手就是明珠百斛,怎不叫人动那财帛的心思。酒筵正酣,我坐在屏风后,云纱霓裳,素手轻捻,红袖曼舒,怀抱琵琶半掩面,一抹娇羞,足以媚惑众生。
  
  一曲秦观的《浣溪沙》,十指在四弦之间,轮转往复,游刃有余。轻处,若桃花飘落地;重时,如骤雨滴芭蕉。声声余音绕梁,迂回百转。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是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歌罢,我缓缓起步,正欲随着伴舞的舞姬们一同退下。“且慢!”一个威严的声音道。我只听见有清晰的脚步声慢慢地朝我靠过来。
  
  “今日闻江南陈姑娘一曲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原来,满座之中,独有他听懂琴音,我稍稍抬首,一双深邃的眼睛,浓黑的剑眉直插云鬓,这男子并不俊美,但却有着一股令人着魔的成熟魅力,这男子也不凌厉,但却有着一种令人无法忽视的威严。这是我和他的第一次相见。
  
  后来,从其他姊妹口中得知,那男子名唤吴三桂,是统领大军镇守山海关的总兵。
  
  夜深,绣阁中,雕红镂翠,烛盏幻淡。我弹起琵琶,指尖与琴弦划过之际,思忆中,却不觉又浮现了三桂的样貌。那惊鸿一瞥,匆匆知交,不知今夕何夕。拨弦一曲清音、遏流云,凝眸浅浅低吟——轻唤他的名儿,不自觉唇边莫名有了欢颜,那一刻我知道,他就是我一生情爱的归结。
  
  华市又来,红红的灯笼将秦淮水映衬得火热,莺声欢歌从这泠泠流泻而出。大厅内,八音迭奏,鸣萧声动,玉壶光转,我舞动水袖,轻挪莲步,唇角上扬,笑得颠倒众生。台下正中的椅上,坐着位高权重的田弘遇都督,嘴角挂着游离的笑,眼中充盈着霸气,手随着鼓点轻击檀木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