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国领袖毛泽东 第三部分(18)

开国领袖毛泽东 作者:王朝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无论是斯大林力主与德国签署的一些协议,还是要中国共产党派出不多的红军东进,全力牵制日本的北进政策,都是以苏联自身利益为转移的。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苏联的西边——东欧建立了七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拱卫着苏联的安全,同时还可以抗衡以美、英、法为首的西欧国家;假如具有四亿八千万人口的中华民国覆灭之后,能够重生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这无论是对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阵营而言,还是对苏联自身的安全来说,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将建设一个什么性质的新中国。
  
  可以肯定,此次斯大林派米高扬的西柏坡之行,是负有这样的特殊使命的!对此,米高扬也直言不讳地对毛泽东说:“我们是受斯大林同志的委托,来听毛泽东同志的意见的,回去向斯大林同志汇报。我们只带着两个耳朵来听的,不参加讨论决定性的意见,希望大家谅解。”
  
  毛泽东作为一代战略大家,他不仅清楚斯大林心中的一些疑虑,而且也知道斯大林寄予新中国最为迫切的希望。自然,毛泽东曾数度提出访问苏联也是有他的想法的。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向斯大林解释中国革命的性质,解除斯大林的存疑,进而在冷战笼罩的世界之中确立新中国的地位。所以从某种意义说,斯大林与毛泽东的视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或许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毛泽东十分重视这次以自己为主角的会谈。他在泛泛地介绍了解放战争进展的概况之后,遂就围绕着夺取全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的问题,系统地讲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见。据史记载,毛泽东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性质、形式、组成和名义等内容。对此,时任翻译的师哲作了回亿:
  
  首先,这个政权的性质简括地讲就是,在工农联盟基础上的人民民主专政,而究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不过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称为人民民主专政更为合适,更为合情合理。
  
  其次是它的组织、它的成员问题。我们认为,它必须是个联合政府。名义上不这样叫,而实际上必须是联合的,有各党各派、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现在中国除共产党外,还有好几个各色各样的民主党派,有的已同我们合作多年了。虽然他们的力量不算强大,人数也不多,他们在工农群众中或武装力量中没有什么联系和影响。但他们在知识界、海外侨胞中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准备继续团结他们,照顾他们,给他们在政府部门的各个岗位上留下一定的位置。但国家政权的领导权是在中国共产党手里的。这是确定不移的,丝毫不能动摇的。
  
  毛泽东的结论是:即将筹建的新中国,“虽然政府的组织形式与苏联、东欧国家有所不同,但其性质与宗旨仍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将来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斯大林的疑虑。
  
  接着,毛泽东讲了关于胜利后恢复生产和经济建设问题。他说:“中国连年战争,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痛苦。战争一旦结束,我们不但要恢复生产,而且要建设崭新的、现代化的、强大的国民经济。为此,必须要有正确的政策。”在毛泽东看来,国家建设这个课题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生疏的。怎么办呢?他明确地告诉米高扬:一,我们是可以学会的;再是苏联走过的道路可资借鉴。结论:中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发展可能会快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