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符超勤
符超勤兄以古诗设谜题,文中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故事虽篇幅短小,但极具传奇色彩,可读性极强。毫无疑问,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中篇悬疑小说。
——蔡骏荐语
1,匪夷所思的有奖征答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手捧着报纸,轻声吟诵着这首唐代“诗魔”白居易的千古名句《钱塘湖春行》,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我的身上,能够在午后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口中吟诵着古老的诗句,让我从心底感到无比的惬意。此时我正慵懒地半躺在沙发上,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作为一名职业探险家,我经常往来于世界各个古文明遗迹之间,一年里能够呆在家里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数。一个小时前,我才刚刚回到自己上海的家中,在洗了一个热水澡后,便半躺在沙发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翻看着刚从报亭买来的近一个星期的各类报纸。
我正是在一份报纸的广告栏中读到这首《钱塘湖春行》的,更让我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在这首诗下还有着一行小字:“有奖征集谜底:现有字谜一幅,每句打一个字,请把答案邮寄到以下地址,或来电告知;如答案正确将有重奖。”
“无聊!”我不由得轻声嘀咕了一句。在我看来这一定是哪个无聊的文学青年突发奇想妄图炒作自我的无聊把戏,要知道这可是一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千古名句,以这首诗来打字谜,怎么可能会有正确答案。如果这首诗真的蕴涵着字谜的话,为什么唐以后的众多文人雅士从来没人发现过,这不是对中国古代文人智慧的一种污辱吗?
想到这,我不由得失去了看报纸的兴趣。就在我刚合上了报纸准备去冲一杯香浓的咖啡之时,一旁茶几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我万分不情愿地拿起了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你好,闻天,我是白易。我爷爷过世了!”
2,古怪的遗嘱
白老师的葬礼,显得很冷清,也难怪,白老师是一个性格孤僻得几乎不近人情的怪人。再加上他的妻子和儿子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从此他便奉行着独身主义,除了唯一的孙子白易之外,根本没有亲人。而他的教学信条就是“从严治学”,所以他的学生对他总是非常地惧怕,退休之后他更是一个人住在早已空无一人的旧校舍内,做了一名孤独的看门人。所以他的葬礼除了他唯一的孙子白易之外,只有我参加。
我曾经也是白老师的学生,和白易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虽然,我只和白易做了一年的同学,便转学去了上海,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友情,十几年来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有时我回到国内便会去杭州找他一起在茶室里漫无目的地聊一个下午,虽不是经常见面,但一见面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友情这个东西有时就像是一瓶老酒,年头越久越显醇香。所以,白易在白老师去世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打电话,请我帮忙料理白老师的后事。
那天的天气相当冷,又下着细雨,所以整个丧礼的过程,更显得凄清。
白老师病发的时候,幸亏白易正和他在一起,所以才有人将他送进医院。
而当白老师进了医院之后,他好像知道自己没有生望了,在几度昏迷、略转清醒之际,他一声不响地望着白易,看他的样子,他像是根本已不能说话了,他足足望了白易有好几分钟,才又开了口,而他最后的那几句话,和他一贯的不近人情作风,倒是很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