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口大户生存调查 (14)

出口生死劫:中国出口的谋与变 作者:CCTV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8月份我们第一条线会开始投产,过了年广东那边都搬到这里。”陈荣华指着工厂向记者介绍。

“也就是说以后广东的厂不开了?”

“不开,办公楼在那边,办公室,可能开发、设计都在那边,工厂都是在这里。”陈荣华答道。

陈荣华打算把设计团队留在广东,生产基地逐渐向成都转移。他算过,把厂子从沿海地区搬到成都,每双鞋的物流成本要增加一块多钱,不过并不影响订单和利润。按照他的乐观估计,2009年出口的皮鞋至少增长10%,价格上甚至还打算稍微上涨。

精明的温州人到底看重成都什么呢?成都地处中国的西南,距离上海的飞行距离是1 734公里,如果在成都建造出口基地,运输成本肯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那么,成都人靠什么把海外订单拿到手里呢?

记者发现,成都有几个区县为鞋厂规划了专门的工业用地,希望尽快让更多的鞋厂落户安家。

“要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鞋业生产和外贸出口基地,年产值要达到1 000亿元,就业人数要达到100万人,其中生产工人60万人,外贸配套服务的40万人左右。”成都市经委副主任雷鸣惊说出了成都的规划。

雷鸣惊告诉我们,成都以“中国女鞋之都”著称,全世界每100双女鞋里,有7双产自成都。成都市把武侯区、崇州市、金堂县的27 900亩土地,按照制鞋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中长期规划。从原材料生产到成品制造,从来样加工到自主研发,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鞋产业日趋配套。

雷鸣惊向记者介绍,城市中心主要是搞一基地、五中心。一基地就是营销基地,其中包含了研发、贸易、人才培训、品牌展示、信息及中介服务这五个方面的中心。而崇州和金堂这两个地方,作为鞋业生产基地。

雷鸣惊告诉我们,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成都鞋出口也遭遇了超乎想象的困难。2009年一季度,成都制鞋订单急剧下降,鞋厂的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但是尽管如此,成都打造中国最大的皮鞋出口基地的目标并没有改变。

在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李皓具体负责外贸出口。他告诉记者,要想做到“东鞋西移”,就要解决企业最大的顾虑,也就是物流成本。成都的外贸产品运到港口装船出海,物流周期长、费用高。为了解决这个缺陷,成都想尽办法进行补救。鞋业工业园里有专门规划的鞋材市场,制鞋企业不用出园区,就能拿到国际上最流行的皮革和鞋材原料。

“最新的皮革、鞋材,我们把它引进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企业在整个运作当中降低一些成本,更好地或者说更快地适应国际市场。”李皓说道。

李皓举例,成都地处西部,成品运到沿海口岸固然要多花一笔运输费,但是西部畜牧业发达,每年产约2 000万张牛皮,1亿张羊皮,8 000多万张猪皮,为皮鞋的生产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上游产品。四川是畜牧大省,皮革产量列全国前茅,制鞋的其他重要材料如纸板、塑料、橡胶等也都完全可以满足制鞋业的需求,减少了原料外运成都的费用。在鞋材市场对面,是正在建设的国家鞋类检测中心,过去要到北京才能做的检测,以后在成都当地就能解决。成都还设立了专门的制鞋技术培训班,为鞋厂提供急需的制鞋技工。现在,成都本地的熟练技工超过30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