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东德无香蕉:为什么分散决策优于政府集中决策(1)

这才是经济学:经济学的误解与真相 作者:(美)贝尔拉夫什


这个世界的某些地方,人们对计划经济的弊端还是很容易淡忘的。

1989年11月9日,就在柏林墙倒塌的那一时刻,发生过一件趣闻,在前东德以及沿着边界(曾经不许逾越的)的西德食品市场上几乎都看不到香蕉的踪影。当西德政府得知东德对这种“奇珍异果”有强烈的消费欲望后,就给东德人送去了成串的香蕉庆祝柏林墙的倒塌。

自由市场提供给人们想要的(而不是官员们认为人们想要的)并使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计划经济的弊端体现在连香蕉这样的简单物品都不能提供。不仅越来越多的物品发生短缺(人们不得不排着长队购买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而且可选余地很窄(比如只有白色衬衫和三种口味的冰激凌),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特拉贝特是东德制造的两座轿车之一,其功能差是出了名的:气味很重的二冲程式发动机在33年的制造历史中从未做过任何改造,而且消费者需等上几年才能买到。计划经济国家运转不良的特征被戏称为“特拉贝”。与特拉贝特毫无选择余地的极端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美国几乎随时都有600多款轿车供消费者进行选择,这些轿车不断地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消费者的最新偏好和高安全性能的要求。

夏尔·戴高乐任法国总统期间曾碰到一个尴尬的问题:“你怎么可能管理好这样一个有着246种奶酪的国家?”事实证明戴高乐的管理远比那些计划经济国家的同行更得心应手。

这些将计划与市场进行对照的逸闻趣事并没有真正揭示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1950年,西班牙和波兰的生活状况几乎处在同一水平(以人均GDP衡量),到1989年前苏联解体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西班牙已经把波兰远远甩在后面,生活水平超出波兰的100%。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波兰被认为是中欧发展较成功的计划经济,而西班牙在此期间实行独裁统治(但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的失败远不止于此,在1950年的时候还有下列的几组国家几乎处于相同的生活水平上:朝鲜和韩国、西德与东德,到1989年,韩国、西德的生活水平至少是朝鲜、东德的生活水平的5倍以上。

回顾历史,令人难以置信,在1950~1989年间,世界上有一半的人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同样匪夷所思的是计划经济在前苏联实行了近70年。

苏联模式能够存在较长时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权力高度集中;第二,经济危机即大萧条使很多人开始反对资本主义;第三,基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冷战使相关的经济制度“合法化”。最后一点理由存在争议,因为计划经济成功地使俄罗斯迅速(一代人的时间)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化国家的转型,但这个转型付出了高昂的人力成本,关于这点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详细介绍。

为弄清楚为什么计划经济失败了而自由市场经济却成功了,前苏联的最后一任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曾派遣高官到欧美考察,研究这些国家是如何轻而易举地生产和分配充裕的商品和劳务的。据说在参观伦敦的一个食品市场时,有个官员问道:“谁管理面包的供应与需求?”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人或每个人。”

市场的“真经”:没人管

1742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写道:“一群人、需求和自由产生了商业。”这段话归纳出市场成功的三个基本要素:自由、追求舒适(不仅仅是生存)的无穷欲望和市场的众多参与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