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
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中国社会的等级结构对员工的心态具有等同的影响力。在中国,等级制度以及一个人在等级制度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大家在组织内各有其位置并勤奋地执行命令。如果有级别最高的人在场,没有人会自愿表达他们的意见,除非点名让他们发言。
国企心态
我们的一些中国同事风趣地(也是有一点无奈地)把国企描述为大章鱼的触角。章鱼的头是中国政府(有时是国家政府,有时是城市、地区政府或城区政府部门)。没有“头”的明确命令或批准,经理不能做任何事情,更不用说员工了。
以往的做法也在飞快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在私有企业。然而国企仍然是城市劳动力(2 83亿人)的最大雇主。中国政府公开承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广大国企员工很难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变化。
商务部网站2006年公布了一份报告,提出了一些深刻见解。请注意一些部分是典型的官话:
计划经济已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这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发展空间……但国企员工已经习惯的旧的心态不会自动消失。比如,员工的心态和行为变得多变、多样化、不可预见。很难猜测他们究竟在想什么……
看来并不只有外国人不能理解国企员工在想什么!
这种心态某种程度上在外企和私企也同样存在,因为大多数经验丰富的白领员工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国企背景。那些拥有更多技能的人倾向于去外国公司工作,主要是出于工资待遇等方面的考虑。另外一部分人做出改变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由于21世纪早期国企的关停并转或者在重大重组中被出售,一些人因此丢掉了工作。
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员工认识到他们需要改变并尝试逐渐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文化。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成功因素是来自新工作单位的持续支持、个人抱负和学习能力,以及改变的态度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