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规则五,说得越多,也就越糟糕!(3)

像中国人一样思考 作者:张海花


故事的结尾是阿Q因为一个莫须有的偷窃罪名而被捕了。让他签认罪书的时候,他唯一担心的是不知道怎样写自己的名字。官员就让他画一个圆圈代替签名。他集中全部精力画了一个完美的圆圈,甚至没意识到画圈就意味着将被处决。

故事的讽刺意义在于揭示了阿Q对于“保全脸面”的极端的演绎,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在所有外人面前保持好形象的沉迷。

我们也不要错误地解读这个故事。中国人总的来说对于阿Q是毁誉参半。大多数人承认这是对中国人的一些性格弱点的一个绝妙写照,但同时也有好的含义。甚至现在在中国人之间也存在着关于阿Q的持续不断的辩论。一些人认为他是生活在虚假现实中的一个悲剧性的懦夫。当他们看不起其他人,或想让其他人对现实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的时候,他们就把这些人叫做“阿Q”。另外一些人则把阿Q看做是知足的大师。有人甚至在博客里建议所有的父母运用“阿Q精神”对子女少施加一些压力,给自己的子女更多的个人发展空间。

父母永远不会成为子女的朋友

中国孩子的养育方式也导致了中国人缺乏独立思考的特点。由于许多双职工父母全天候工作(直到近年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大多数孩子在上学前都由祖父母辈照看。孩子们平时很少见到父母。祖父母辈通常不会约束孩子,而周末父母也会娇惯他们,因为父母对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常常有种负罪感。然而孩子上学以后马上会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和父母很高的期待。“你任何事情都不能做错”,言外之意突然变成了“除非你是一个好学生,否则你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对”。父母尽一切可能把子女送进好学校念书,要求他们做优秀的学生。这也是受到孔子教义的影响--孔子曾说过:“学而优则仕。”

上学以后,中国孩子开始学习尊重和服从父母、老师和各种权威人士。父母的权威地位得以建立并不容挑战。遵从父母是中国家庭生活中的支柱之一。    

海花上大学的时候,一位美国来的客座讲师告诉她,在西方,父母和子女是以朋友的方式相处的。他们可以平等地交谈,自由交换对人生和许多事情的看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