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资产阶级拍掌,薄一波高兴了”(2)

中国民营经济史纪事本末 作者:黄孟复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派出若干个小组分赴各大中城市进行检查,并对新税制中出现的较大问题采取了补救措施。1953年2月10日,财政部吴波、商业部姚依林和粮食部陈希云联名写信给毛泽东和党中央,就修正税制的目的、新税制对物价的影响和在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等作了说明。此后,吴波又向毛泽东和政治局汇报了修正税制的内容、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等。但毛泽东的这次批评更为严厉,认为“‘公私一律平等’违背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修正税制事先没有报告中央,可是找资本家商量了,把资本家看得比党中央还重;这个新税制得到资本家的叫好,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毛泽东的这次批评比1月15日信中的语气更重,并且把修正税制提到了路线错误的高度,这就使薄一波等人“不免感到震惊”。

对修正税制的批评到此并没有结束。在1953年夏季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讨论和批评新税制,实际上成为了会议的中心问题。7月13日下午,在扩大的第15次领导小组会议上,薄一波做了第一次检讨。但是,会议气氛立刻紧张起来,薄一波也就成为“桌面上斗争”的集中目标。此后,从7月14日到25日,连续召开了八次扩大领导小组会议,对薄一波进行批评。8月1日,薄一波又作了第二次检讨,承认修正税制违反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是对资本主义经济限制和反限制的“原则性错误”,并且“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是分散主义”,“在组织上也是错误的”。但在当时的会议气氛下,这次检讨仍然没有过关。

为了缓解会议的紧张气氛,尽快把结论定下来,毛泽东出主意把在外地修养的陈云和邓小平请回来参加会议。8月6日,在第29次扩大的领导小组会议上,陈云对薄一波和修正税制作了发言。陈云明确指出:“解放以后,到去年为止,加工订货、代购代销的比重逐渐增加。这样一来,就相对地减少了买卖关系,税收也随之减少,需要想办法来补救。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新税制是有理由的。但是采取什么办法应该考虑。新的税制对税收减少缺乏分析,因此提出的补救办法是错误的。新税制的错误,其结果是很明显的: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