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刘少奇也明确地强调,“手工业合作是从生产中最困难的供销环节入手,保持原有的生产方式不变,尽量不采取开设工厂的方式”。朱德也强调了对手工业合作组织先不要改变所有制形式。会议选举成立了合作社的领导机关——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选出薄一波等31人为全国合作总社临时理事会理事,叶季壮等10人为临时监事会监事。同年11月,全国合作总社临时理事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推选薄一波为主任,程子华、孟用潜、梁耀为副主任。
为了总结手工业合作社的组社工作经验,推动手工业合作社更快地发展,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于1951年6月和1952年8月先后召开了全国合作社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工作会议和第二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讨论并明确了组织手工业合作社的方针、步骤和方法。在第一次手工业生产工作会议上,还拟定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章程》,作为各地组社工作的参考。在第二次会议上还提出了要着重总结组织和管理合作社的经验,并强调组织一个,巩固一个。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手工业合作事业,一方面,在一些同国民经济关系最密切并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中,选择觉悟较高又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劳动者,重点试办合作社;另一方面,对一般个体手工业者,从他们最困难的供销上给予帮助,采取从供销入手,组织加工定货,给予银行贷款等措施,支持和帮助他们恢复和发展生产,进行生产自救。
1952年全国手工业从业人员为736.4万人,加上农民兼营手工业生产人员有1200多万人,合计约为2000万人。从产值上看,全国手工业总产值1949年为32.37亿元,1952年增为73.17亿元,分别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9%和8.8%,占工业总产值的23.09%和21.36%。经过重点试办,这一年,手工业合作组织由300多个发展到2700多个,社员人数从8万多人增加到25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