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客居生活:“养瘦马”和逐艺妓

话说徽商 作者:李琳琦


大批盐商云集扬州,对扬州的社会风尚、文化习俗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一种畸形发展的“特色文化”,那就是“养瘦马”风俗与艺妓文化的盛行。

扬州“养瘦马”的出处说法不一。唐代诗人白居易《有感》诗中已将“瘦马驹”和“小妓女”相提并论:

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显然这以后演化成一种风俗:有些人家专门从各处收买女孩,授以琴棋书画等技能。当这些女孩——“瘦马”长大了,便高价出售,赚取银两。“瘦马”的主人实际上是变相的“人贩子”。

一般认为“养瘦马”的风俗原兴起在宋代江南吴中等地,而明清之际的扬州则达到了“如火如荼”的高潮。这与聚居在扬州的大盐商的腐朽生活密切相关,存在一个“需求”的市场。按照徽州地方习俗,16岁的男子,如果举业无望,就要出门做生意,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家规。因此徽州地区的早婚现象相当普遍,男的十二三岁还是少年时就已完婚。外出经商大约三年后才回家,有的时间更长,夫妻团聚时间也很短。当地有句俗话“一世夫妻三年半”,也就是说把“团聚”的所有时间累计起来,也不过只有“三年半”。实际上有的远远低于这个数字。

单身男子的生理需求,加上手头有钱了,就要发生“君子好逑”的故事,取妾、宿妓的陋习在徽籍盐商圈子里“蔚然成风”。对此徽商慷慨大方、挥金如土,哪里还考虑什么讲究节俭的家乡遗风呢!

徽籍盐商们在家有妻室,在扬州则“需要”置妾室,为适应这种盐商生活的需要,避免家庭矛盾,一些生意人就看好了“养瘦马”的行当。他们从各地穷人家中买来一些颇有姿色的女孩,从小教给琴棋书算等各种技能,训练她们待人接物的礼节与说话、行动的分寸,使她们懂得富家大户中充当姬妾的各种规矩,从而自安卑贱,尊敬主母,以保证日后家庭安宁,无妻妾嫡庶纷争之忧。这样一来,扬州“瘦马”就成了纳妾者竞相聘娶的理想人选,并逐渐闻名于世。

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有人把广陵姬妾与维扬之盐、淮阴之粮、浮梁之瓷、建阳之书等地方物产相提并论。而明代后期扬州“养瘦马”的利润很丰厚,初买童女时不过十几贯钱,而到其出嫁时,多达几百贯。一般百姓见有利可图,竞相仿效,甚至把自己的女儿也往这方面培训。扬州城里靠介绍“瘦马”生意谋生的牙婆、中间人,人数众多,他们整天忙于牵线搭桥,收取相关费用。当时四方商贾宦游者,需要买妾都到扬州来挑选。每天由广陵城关载妾而出的鼓吹花轿,几乎是日夜不绝。明末的扬州“养瘦马”风气在清代也同样盛行。

“养瘦马”的主人为了适合不同层次买主的需求,将女孩(瘦马)分为三个不同档次。上等的则是才貌出众。经过特别训练,要学会“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抹骨牌”等诸多技艺,能满足有文化的商贾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与艺术修养的需要。

二等则讲究“实惠”。品貌中等,能粗知文墨,会弹弹琵琶,唱几支小曲即可,最重要的是会打算盘、记账目、管家务、做生意。一些盐商不放心让手下的宾客伙计管理商务,往往由眷属充当会计,协助理财,“养瘦马”者有鉴于此,也都延师教读,培养女孩修习书、算,寻找机会嫁给豪商做妾,从中获取优厚的聘金。

三等则属于家庭主妇类型。缝缝裁裁,绣绣挑挑,诸多女工的活不可不会。拿起锅铲能烧出一桌菜肴,拿起擀面杖,会做出精美点心。培养这样的女孩,主要是为小盐商及中下层盐务人员服务的,低等“瘦马”的存在满足了与盐商相关的服务性阶层的婚娶需要。

如果说“养瘦马”之风是适应扬州盐商、贾客家庭生活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那么艺妓之习则是为了适应扬州盐商与官僚士大夫们的文化生活而产生的。

“亦儒亦贾”是徽籍盐商的传统,“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加之一些盐商家族世代簪缨,文人骚客辈出,因此他们成为扬州风雅的倡导人,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标准,也直接影响了“瘦马”的“成长”方向。盐商宴会嬉游,几无虚日,艺妓们的各种戏曲、歌舞表演也无休无止。清朝乾隆以后,扬州小秦淮一带青楼林立,各地艺妓荟萃于此。同时这里也是评话清客、戏剧艺人和丹青画工等各色人等杂居之地。

扬州女性历来就有读书习字传统,“不论大家小户,皆成群作队地结社作诗,把作诗只当儿戏”。这恰恰适合徽籍盐商的口味,并经过“牙婆”的大肆渲染,扬州风尘女子更是“好读书”。至于扬州女子与“儒商”做诗唱和的事例亦是不少。也许这些风尘女子并不感谢众盐商对“风雅”的“推波助澜”,只知“好读书”是提高自己身价的筹码,具备了此“敲门砖”,才能结识豪富的盐商,希冀将来有个好归宿。

即使到嘉庆、道光以后,扬州盐商的实力大不如前,但他们所造就的艺妓文化风气仍然有很大影响,正如《竹西花事小录》一书中所说:

广陵为鹾(食盐)运所在,虽富商巨贾迥异从前,而征歌选色习为故常,猎粉渔脂浸成风气。闾阎老妪,畜养女娃,教以筝琶,加以梳裹,粗解讴唱,即会倚门。说者谓‘人人尽玉,树树皆花’,当非虚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