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节 精神文化——企业的魂(1)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作者:杨振昆


很多企业把写几条标语口号挂在墙面上作为自己有文化的表现。实际上,这些标语口号体现的精神理念并不是老板真正追求的,也并不是全体员工认同的。许多企业都把诚信作为口号的首要地位,但是他们所做的往往和诚信大相径庭。本来该支付的款项拖延不付;本来该给员工的福利,承诺后却不兑现;在会议上说着豪言壮语,在会议下干的却是蝇营狗苟的事情。这样的老板不仅会失去员工的信任,这样的企业在社会上也不会有好的口碑。

企业的精神文化实际上是企业组织管理中形成的以意识为形态的文化理念,包括价值观念、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道德、行为规范等。精神理念的重要性在于,它如灵魂般支配着企业老板和员工的心灵。

IBM的创始人沃森在《企业与信念》中指出,“能屹立数年的大组织,并非得力于组织形式或行政技巧,而在于信念的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成员的吸引力”。他还说到,“信念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技术、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创新和实效”。

判断一家企业的价值观和精神的追求,往往从老板做什么,提倡什么,认同什么就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万科的老板王石不断攀越一座座高山,有的人认为他是无事找事做,纯属有钱人的休闲。但是他的员工会感到老板是一个追求进步,不断攀越,并超越巅峰的人。王石的精神会激励万科的员工以不断攀登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万科提出了“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的精神理念。王石把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人发展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原则,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王石曾经说过,“万科的文化氛围,首先一点就是对人的尊重”。他认为这是必须首先守住的职业底线,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王石早年创业的时候就认定了。1983年,王石在深圳特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领导饲料组,带领着5名员工。每天下班后,他都为员工补习文化知识。其中的一个员工通过补习还获得了大专学历。正是这种管理的精神理念,王石吸引到了后来事业的另一个重要伙伴,出任其公司副总的刘爱明,共同创业。刘爱明放弃当时已经拥有的200万年薪和房子车子的待遇,冲着万科而来。王石提出给刘爱明一次性的购房补贴,刘爱明却婉言拒绝了,因为他认同的是企业的精神理念和未来的发展,而不是眼前的一点优厚待遇。由此可见,精神理念会产生对社会的辐射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对员工的凝聚力。

王石的品牌效应,使他成为摩托罗拉全球通手机卫视广告代言人,他被誉为企业界的“超级男声”。

优秀的企业,总是把企业理念当做自己的最高准则。日本松下企业把理念归结为“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奋斗向上、礼貌谦让、顺应同化、感恩报德”七精神。这种精神理念振奋了员工“为民族品牌崛起而努力”的精神。日本索尼企业的价值观是“以科技复兴日本”,提倡开拓创新,始终是一个未知世界的开拓者。索尼企业的创始人井深大在1945年日本战败的废墟上创立索尼时,仅有7位员工和1600美元的个人储蓄,但是正是这种“以科技复兴日本”的精神追求,使得索尼迅速崛起、壮大和发展。索尼从音像设备和娱乐设备的制造商,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媒体和内容提供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