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创世纪(2)

名牌至上 作者:(印)拉哈·查哈


与亚洲的休眠状态相反, 20世纪前 50年欧洲的奢侈品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深受亚洲欢迎的时尚名牌大多是在这段时间以时装屋形式崛起的。二战前,女性得把自己捆绑在束胸紧身衣里,而战争迫使女性出门工作,她们需要轻便实用的衣物,服装设计师们捕捉到了这一信息。可可 ?香奈儿( Coco Chanel)成为风行一时的男孩风格( Garconne)的始作俑者。二战后,克里斯汀 ?迪奥( Christian Dior)推出新风貌( New Look)造型,优雅的沙漏式收腰造型令女性着迷。此时的欧洲到处是戏剧性的巨变— —战争、占领区、解放、经济匮乏,然而无论时局如何起起落落,巴黎始终是时尚之都,维持着一贯的时尚感。珍妮 ?浪凡( Jeanne Lanvin)与皮埃尔 ?巴尔曼( Pierre Balmain)是服装设计师中?翘楚,后者华丽的皇室客户名单中就包括泰国王后。

在美国,虽然上流社会一直青睐从法国时装屋进口的服装,但是本地时装设计师也逐渐崭露头角,比如克莱尔 ?麦卡德尔(Claire McCardell)与海蒂 ?卡内基( Hattie Carnegie)。巴黎依然是美国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克莱尔 ?麦卡德尔曾在巴黎学习,海蒂 ?卡内基兼作法国名牌的零售生意,但他们的设计已经逐渐展现出美国式风格。沃丽丝 ?辛普森( Wallis Simpson)夫人嫁给英国前国王、后来的温莎公爵时,指定当时定居巴黎的美国设计师曼?罗梭 ?波彻( Main Rousseau Bocher)为自己设计婚纱,后者当时成功地在巴黎开设了曼波彻( Mainbocher)时装屋。值得一提的是,温莎公爵后来也受到妻子的影响,开始在纽约定做自己的裤子,显然他更喜欢代表美国风格的皮带与拉链,而不是英国传统的吊带与纽扣。伦敦的萨维尔街 (Savile Row)一直是英国绅士们定制服装的地方,他们显然在着装方面不认同前国王的选择,认为皮带与拉链简直是粗俗不堪。

20世纪 70年代,美国时装设计师发展迅猛,卡尔文 ?克莱因(Calvin Klein)与拉尔夫 ?劳伦( Ralph Lauren)闲适而优雅的设计被推崇为美国风格。他们善于使用营销技巧,将时尚产业带入全新的发展空间,著名的经由波姬 ?小丝( Brooke Shields)之口说出的广告语“在我和我的 CK之间什么都没有( Nothing comes between me and my Calvins)”引发巨大的骚动,让欧洲人见识了通过规模化的媒体宣传、树立名牌形象带来的巨大效益。时尚发展史的转折时刻到来了。很快,设计风格与产品样式退居二线,名牌所能提供的个人形象与其所暗示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攻宣传方向。拉尔夫 ?劳伦通过成功的市场营销为自己建立起庞大的时尚帝国,他展现的是已经美国化了英国贵族式生活方式,他的时尚帝国从 polo衫起家,产品线从男装拓展到女装、童装、家居、正装、便装,逐渐涵盖社会生活涉及到的各个层面。名牌的大规模市场营销时代拉开了序幕。但一直到 20世纪 90年代,法国人才不得不接受这种市场营销技巧,因为他们迫切想要开拓更为广阔的有利可图的市场。

二战后的意大利成为高级成衣面料与配饰的供货商,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中国。从供货商到时尚潮流制造者只是时间的问题。意大利之所以能成为时尚大国,其优势非常明显— —皮革处理工艺的优良传统、精道的男装剪裁、优质上品的面料、现代化的生产技术 ,以及最为重要的一环——生活态度— —“甜蜜生活( la dolce vita)”。如果说法国以其奢华的高级定制服装著称,美国以优雅的休闲装出名,那么,意大利显然是综合了两家之长,意大利的成衣奢华而优雅。想想 Armani的服装吧,精致的面料和优雅的剪裁带来近乎完美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舒适感;最为重要的是,其价格并非高不可攀— —它们简直是展现雄厚财力的最具说服力的个人包装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