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纽约的兴衰(8)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作者:(美)玛里琳·约翰逊


《受到挑战的国家》刊在体育版背后,版面有意颠倒过来,使它和体育版都能拥有标题版。但这种并列式的安排仍旧有些怪异:你读着体育版,正到各球队开打的时候,把报纸掉个个儿,体育对抗的单纯世界顿时变成部队作战的消息,或是这座城市努力清理数以吨计摇摇欲坠、仍在燃烧的建筑残骸的报道,以及年轻人(死者中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晚夏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突然离开人世的不幸故事。

世贸中心倒塌后的一片混乱中,几乎无法确定死者的身份。曼哈顿岛上迅速贴满了标有“失踪”字样的照片,或是手写招贴,或是家里电脑打印出来的传单。也许有一大批人因为灾难的冲击患上了失忆症,四处游走,不知道自己是谁。人们情愿相信这个,也不肯相信他们已被埋葬在瓦砾之下。每一天,《时报》都会刊出最新统计、不断变化的死者、失踪者数目。但即使在一年之后,这些数字仍旧无法确定。(911委员会最终只能勉强得出2973这个死亡数目。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人“因敌对势力袭击”死于本土。)“死亡未经确认,不可能为死者撰写讣告,所以我们决定从失踪者开始。”《时报》城市新闻记者简妮?斯科特后来写道,“一个一个,讲述他们的故事。”

袭击发生后第三天,斯科特和一小群记者已经从公车候车亭、路灯灯柱上搜集了一摞寻人启事。电脑打印的照片下,每张启事都附有家庭情况、昵称、失踪者穿的马球衫是什么颜色、戴着什么样的结婚戒指,还有胎记、手术留下的疤痕、刺青、她在世贸中心哪一层上班、他最后被人看到听到是什么时候。每份启事上都有一个通知情况用的电话号码。照片加上联系信息,对记者来说,这是绝佳的出发点。他们开始拨打这些号码,请这些家庭的成员主动提供失踪者的私密信息。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事也是相当尴尬的。他们倾听着对方的回忆、哭泣,有时自己也不由得洒下眼泪。“真是让人心碎的工作。”斯科特写道。

正是在这种氛围中,《悲伤速写》诞生了。刊在这里的文章语言朴实,着力描写日常小事,家庭琐细。那个替女儿梳马尾辫的男人。“梳得其实不……怎么……样,”他的妻子回忆道,“但他到底还是梳好了。”那个喜欢搜集“毫无用处的青蛙形状小饰物”的女人。还有那个当天早晨离家前留下一张字条的男人,“狗我喂了,鱼还没喂。”想出《速写》这种报道形式的《时报》编辑是三十六岁的克里斯汀?凯伊。她说,这种文章形式十分灵活,既可以适应版面的限制,又可以让记者在描述人物时不把他们当成已经确定的死者。“有一点我们明确无误,”凯伊说,“那就是要从报社最棒的员工中抽调人手,从事这项工作。很不容易,因为这样的人许多都去报道那个大新闻了。但最后,我们还是做到了。”遇难者中有那么多好人:倾心的爱侣、为人父母者、提携后进的前辈、善良的天使、少棒队的教练、总是满面笑容的工人、为老年人清理人行道的男人、忠实的女伴……每一个细节都让人们更加牵挂他们的命运,为他们悲伤叹息。但凯伊说,她当时还是有些担心,怕读者觉得这种文章过于轻率。

李?S?菲林出生没多久,妈妈便知道这孩子不一般。“你知道,大夫常常在婴儿后背拍几下,让孩子哭出来。”他的妈妈琼?比肖普说,“李没哭,他笑了。”

“知道我姐姐(莉莎?L?特雷多拉)做的最美好的事是什么吗?”她的弟弟保罗?斯皮纳说,“她打算为我姐夫举办一个惊喜派对,庆祝他的四十岁生日。十月六号。邀请什么的都发出去了。我姐夫一点儿都不知道。能请你把这件事登在报纸上吗?我不忍心当面告诉他。”

凯伊也读讣告,但她说这个主意跟讣告没关系。《悲伤速写》的灵感来自《时报》城市新闻部分一个描写本城人物的专栏,《公众生活》。“《公众生活》同样是个七拼八凑的大攒盘。我发现了这类文章中的一个规律:最成功的作品都是集中于某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特定方面,再深入挖掘下去。”她说,“这种栏目必须无所不包,从餐馆洗碟工、消防员到股票掮客、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把他们放在同一个版面里。”凯伊道,“有的时候文章平平无奇,但有的时候却会出乎你的意料:你以为会读到一个洗碟工的故事,结果文章讲的是个股票掮客。不管读者有没有意识到,我觉得,只有做到这一步才叫有包容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