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纽约的兴衰(13)

先上讣告后上天堂 作者:(美)玛里琳·约翰逊


我明白了。在一个美妙的下午,倾听为一位逝世的文学大师奏响的由悲伤和欢笑组成的赋格曲,这是一种乐事。但对某些人来说,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但在五月九日这一天,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组成我们文化的各个方面,没有哪里比得上在百老汇举行的这个悼念仪式。一个又一个发言者赞颂着天才的剧作家米勒、坚定的左翼人士米勒,许多人引用了《一个推销员之死 》中的那句著名台词:“所以必须关注。”说到从普通人成长为一代伟人,米勒是最好的例子。他生长在布鲁克林,父亲原本是个成功人士,不幸在大萧条中破产。米勒对威利?洛曼之死的描述其实完全可以看作一篇为普通人撰写的讣告,更高级的讣告。帮助米勒赢得1972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资格的乔治?麦克戈文还在上学时就看过这出戏,他说起了当时的情形:大男人观众拱起双肩,竭力忍住抽泣。“美国的普通人”,这是个时常萦绕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概念。默默无闻地死去,没有公开宣告,没有赞颂之辞。这种死法真是太悲惨了。该剧在百老汇首次演出之后几星期,《纽约时报》刊出了一篇文章,其中引述了阿瑟?米勒本人的话:“我相信普通人也和国王一样,完全可以成为最杰出的悲剧的主角。”他这样描述威利?洛曼:他“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夏日的冰块上”。

灯亮了。我们走过一排排《歌剧院幽灵》的海报和舞美用具,走进阳光下,在第八大道上找了一家炸鸡店,继续一年前在讣告作者年会上开始的对话。我们常常会聊着聊着,不知不觉中兜回几个固定的话题,特别是为普通人撰写讣告的话题。从911以来,它越来越热门,不仅在这里,全国都一样。波特兰、圣何塞、丹佛、克利夫兰、菲尼克斯、费城、华盛顿特区,威利?洛曼这样的普通人不断成为讣告的主角。其中有些写得很好,还有些陈腐老套,纯粹是廉价煽情。谈到有个煽情讣告作者的作品,斯蒂芬?米勒不屑地称之为“文章恶俗,主角平淡。我知道这类东西有它们的生存空间,有市场。有些我很尊重的人也看好它们。但我绝不会这么干,宝贝儿。”

米勒自己主持的《太阳报》讣闻版试图结合《纽约时报》的文体和《每日电讯报》的尖刻机智。他还借用了《独立报》的招数,把让人头疼却很重要的丧主相关数据放在一个单独的框框里,还吸取了伦敦报纸强调用照片搭配文字的做法。他很擅长利用那种四十年代风格的泳装照,女人们摆出种种姿势,有的颇有艺术性,有的怪模怪样。反正只要引人注目,又不像中学年鉴里的照片就行。单单这一招,就把他和版面古板、多半只有大头照的《纽约时报》区分开来。从上次年会之后,他和《华盛顿邮报》那个小伙子亚当?伯恩斯坦一直保持着联系,分享资源,交换俏皮话和突发新闻。(“这样非常好。反正我们彼此不是竞争对手,都在跟《纽约时报》竞争。”)那位出没于alt.?bituaries的讣告大行家阿米丽亚?罗斯也会时常提醒米勒,让他不至于错过什么精彩人物。总之,他的灵感来源多种多样,但都是偏向于尖刻嘲讽的那一类。

 照我看,米勒有些反感煽情手段。他发表的作品中,我从没见过哪一篇特别伤感,哪怕文章写的是他从燃烧的世贸中心大厦的逃生过程。他说,“我喜欢写的跟我喜欢读的是同一类。老实说吧,我不喜欢读普通人的讣告。”尽管如此,对写得出色的普通人讣告,他还是相当赞赏的。“要说它们是讣告,我不大认同。但文章写得实在有意思。我觉得我们俩感兴趣的方面其实都一样:这类文章告诉我们,讣告可以从多种角度入手。”关于重在抒情的《悲伤速写》:“从某些角度说,我觉得那些文章傻里傻气的,有点轻佻。在我看来,它们仍旧只有一个角度,过于平面化,态度过于愉快,过于顾忌政治上的正确。”经过几年的观察,他认为这类文章发展得还不错,“那种文章里的悼念看上去像半表演性质——绝对不是讣告,只是想在坟墓上放一束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