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研究:“孝”的根基(1)

学而时习之 作者:薛涌


有子为孔子的弟子有若。孔子的弟子的言论在《论语》中被这样记录下来,大体也代表着孔子的思想。后世不少人认为,《论语》之书成于曾子和有人的门人。故全书提及孔子的学生,全称名,只有曾子和有子像孔子一样称子。《孟子》云“昔者孔子没,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三十三岁。”《论语》邢疏及《礼记·檀弓疏》引作“四十三岁”。以上见《论语集释》。

这里所谓的“本”,就是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基础。“道”则是先秦最为宽泛含混的概念之一,各家都用,各家所指有共同之处,也有诸多不同。比如《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六个字中三个“道”,意义都有不同。第一个“道”显然是道的总称,第二个“道”,则是指“言说”。不过这个“言说”只是个定语,指代的是“可言说之道”,后面那个“道”被省略了。最后的“常道”中的“道”,则是指不可言说之“道”。对此,陈鼓应先生的解释很清晰。他把《老子》中“道”的意思分为四个层面:“一,构成世界的实体。二,创造宇宙的动力。三,促进万物运动的规律。四,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所谓“常道”,主要是在第一,二层意义上的“道”。(陈鼓应:62。)老子与孔子大约是同时代之人,分享着同样的词汇。但是,两人思想风格不同。老子虚,孔子实;老子抽象,孔子具体。以“道”而言,在孔子那里,大致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种用法。在形而上的层面,“道”大致和真理接近,或者说是真理的总和。(D. C. Lau: 11.) 许多人解释孔子的“道”,也多循此形而上之路。比如李泽厚将这段中的“道”译为“人道”,几乎和后面的“仁”字同义。但孔子不喜欢抽象的玄学演绎,讲话很实。所以我们还要注意“道”的形而下之意。《论语正义》中汇集各家,解释得就很落实:“道者,人所由行之路。事物之理,皆人所由行。故亦曰道。”“道,所由通于治之路也。”可见,这里的“道”,首先是道路的意思;进一步引申,则是人们生活行为所循的规则,很接近于英文中的institution。我们经常把Institution翻译成“制度”,其实其英语中的意义宽泛得多,可以被界定为产生规则的行为的社会因素的总和。这些因素必须是人所创造的,非物理性的,其中包括制度,也包括文化习俗、道德伦理等等。(Avner Greif: 30.)  “道”在这里有类似之义,可以译为“秩序之本”,或者“正当的秩序”。下面马上出现的“道千乘之国”,就是指统治或指导“千乘之国”,给这个国家提供秩序。《论语》中还出现“先王之道”,“文武之道”,常常也可以翻译成“先王的秩序”,“文王和武王的秩序”。而他讲的“吾道一以贯之”,则更抽象些。那里的“道”,是构成正当秩序的本源,可以是指他的价值和信仰。“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显然更高一级,接近于真理之意,和“吾道”不同,是他尚未了解的“道”。总之,孔子讨论问题比较具体,在不同的语境中就喜欢在不同的层次上运用概念。另外还应该注意。“道”的本意是路。古人的路,和我们现在的概念不同。现在的路多是政府修的,是权力所设计的秩序;古人的路则常常是人走出来的:后人遵循前人的足迹,就形成了路。用哈耶克的语言说,这里的道,不是人为设计的后果,而是人的行动的后果。在这个意义上,“道”所形成的秩序,很合孔子的政治理想:秩序是传统的积累,就像“道”是人们脚印的积累一样;秩序是通过效法先王得来,就像后人遵循前人的足迹一样。“道”也是一种自发的秩序。孔子理想中的秩序,就是从孝弟这种日常品行中自然生成的。

至于“为仁之本”,许多人理解成“是仁的根本”。《论语集释》中则有许多人认为“仁”乃“人”的假借,理由也很充分。我则略有不同的解释。《论语正义》此条下面的集释中讲:“为仁犹言行仁……下篇‘其为仁矣,不使不仁加乎其身’,‘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子贡问为仁。堂堂乎子张也,难与并为仁矣’,皆是言为仁。又‘志于仁’,‘求仁欲仁’,‘用力于仁’,亦是言为仁也。仁者何?下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此仁之本训。《说文》:仁字从二人会意,言己与人相亲爱也。善于父母,善于兄弟,亦由爱敬之心。故礼言孝子有深爱。又言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敬亦本乎爱也,孝弟之所以为仁之本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