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蒋雯丽:自负与自卑的矛盾体(1)

让未来记住今天(上) 作者:杨澜


蒋雯丽出生在鱼米之乡安徽蚌埠小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88年的秋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蒋雯丽在校期间拍的电视剧《悬崖百合》,获得当年的“飞天奖”,蒋雯丽也获最佳女配角提名。继而又在电影《离离原上草》中饰演山区姑娘水秀。大学时期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杏花三月天》,她饰演女主角杏花。蒋雯丽起点颇高,勤于努力,很得诸导演赏识。十几年里她拍了十多部戏,扮演过不同的角色,深得观众的好评,人气不断飙升。蒋雯丽一直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用真情实感去演角色。

历史上,像现在这样的时刻,就是大家全都这样忙乱,应该是比较少的。现在信息发展的速度如此快,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就可能会少一些精神的空间,少一些独处的时间,少一些思考的时间,少一些做梦的时间。

幸福的概念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是一个校长给孩子们的寄语,希望孩子们能够将来做到这三点。我觉得这三点很棒,只是做到这些很难。

活在当下,珍惜生命中每一刻。

我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弱,我们的担忧多过喜悦,担忧环境污染,担忧地球变暖,担忧过度的开发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的破坏。

电影其实就是一百年的历史,我们现在看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或者是卓别林的电影,或者是中国的早期电影。一百年以后的人们看我们,看到的也是一段历史:一百年前的人们是这样生活,是这样演戏的。

蒋雯丽

2007年7月21日

中国古人有一句老话,意思是说如果你不去争,那么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你相争。这句话到了现代社会,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也难怪,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机会这么难得,谁不是在东奔西跑,想尽各种办法去抓住机遇呢?可是有这样一位女演员,在充满了功名利禄的演艺圈里,凡事似乎都要慢别人半拍,即使遇到自己真心想演的角色,也不太好意思去争去抢,常常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把机遇拿走,不过命运就偏偏对她非常地眷顾,她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按老百姓的话说,这叫傻人有傻福气。

考电影学院差点儿落榜

蒋雯丽: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因为不是特别出众,所以一试完了以后,被归入那种“再看一看”里头。我前几天听张建栋说当时特别悬,一试完了以后、二试举行之前,有几摞名单,这一摞是不要的,这一小摞就是……

杨 澜:可要可不要的。

蒋雯丽:可要可不要的。还有一点儿呢,就是肯定要的。我的就在“可要可不要”和“不要”之间来回折腾了好几次。听说有一个老师说,啊,这个不怎么样,“啪”就给放到“不要”的里面了。另外一个老师说,噢,这是自来水公司的,好像还行嘛,再看看吧,就给换到这个“可要可不要”里了。然后另外一个老师一看说,唉呀,不行,又给换回去了。如果再有一个人说不要,那肯定就不要了。最后还是我们的主任老师,林洪桐老师说再看一下吧。所以他那天见到我就说人的命运可能就在这个几句话之间。可能他不要,我也就永远在自来水公司了,或者就当老师了。

杨 澜:如果当时没有进电影学院读书的话,你觉得你这辈子还会像现在这么幸福吗?

蒋雯丽: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我回到蚌埠的时候,看到当时一起工作的朋友啊、同学啊,我觉得他们生活得也很幸福。我就想,我如果没进电影学院,可能也就很早地就结婚了,然后呢也有一个孩子了。

杨 澜:孩子可能都初中毕业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