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原版序
《海边的卡夫卡》这部时隔七年问世的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特意选定在“9·11”事件一周年的前一天,即2002年9月10日正式发行。于是,这部小说的发行被演绎成这样一次运作:在唤起现实中的“9·11”事件记忆之后,转瞬间便将读者的意识引导到小说构筑的虚构世界之中,并使读者忘却关于前者的记忆。
不妨以下面的一段文章为依据,回顾一下这部小说发行时,日本社会所处的境况。
《海边的卡夫卡》这部作品,我是在凌乱不堪的公寓里开着电视机阅读的。刚好在那一时期,电视上每天播放着去年发生于纽约的恐怖事件的跟踪报道,这不禁令人想起就在一年之前,世贸大厦坍塌的一幕曾每日充斥着电视屏幕。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身边的所有人都仿佛和居住在纽约的美国人一样,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袭击的目标。我自己曾经在迟来的夏季休假中,为是否按照原计划去希腊的一个小岛而踌躇不定(担心飞往希腊的飞机会受到袭击)。而我的朋友在收到从美国订购的书籍时,却迟迟不敢开封(担心同时寄到的还有炭疽菌)。(角田光代:《公寓、风暴及田村卡夫卡——读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群像》2002年12月)
角田光代的这段文章,准确地描绘出“9·11”事件之后普通日本人的情绪状态与感受方式。作为小说家,角田在唤醒关于“去年”的记忆之后,随之便联想起“数年前”发生在日本的“恐怖事件”,即1995年3月由奥姆真理教信徒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事件”。
于是角田意识到,“个人”的“似乎近于妄想的恐惧意念虽然远离现实,但是暴力行为却毋庸置疑地在现实中发生,并注定会有人因此而丧命”,这实在令人“不寒而栗”。角田进一步认为,“这一切感受,无疑都源于《海边的卡夫卡》这部作品。这部结构复杂的长篇小说虽然与恐怖事件以及密集住宅毫不相关,但是却反复呈现着暴力性的无意志之意志”。
小说家角田光代对呈现于《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暴力性的无意志之意志”感到“不寒而栗”,而与此相反,这部畅销书的绝大部分读者却从阅读中体验到了“疗愈”与“解脱”。两种感受之间的巨大落差,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正是本书所要探讨的中心议题。
《海边的卡夫卡》凭借精心策划的市场战略一直热销不衰。当红作家时隔七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这一广告词刺激着读者的购买欲;大型书店中堆积成塔形的书山,转瞬间“即告售罄”。这些话题无不带给读者这样一个自觉意识,不购买该书便会落伍于时代潮流。同时,在特定期限之内,策划者还特别开通了作者与读者进行网上交流的网站。
一个月之后,11月16日《朝日新闻》的版面上,出现了《海边的卡夫卡》“上下两卷共热销58万部”的报道。该报道的开篇写道:
“你读那部书了吗?”询问关于一部文艺作品的感想取代了人们相互间的问候,这已经是很久未见的现象了。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成为热议的话题。
在寻求“疗愈”与“解脱”的读者群的强势拥趸之下,短短一个月后,《海边的卡夫卡》便引发了一个社会现象。在上述《朝日新闻》报道的同一时期,2002年11月号(10月发行)的书评杂志《达·芬奇》封面上,用竖排的大号字印刷着“拜启
村上春树先生”的字样。该刊以“为什么
我们会在您的小说中
获得拯救?”为导文,编发了“Wonder村上春树Land
热评《海边的卡夫卡》
‘救赎’的文学”等特辑文章,将村上春树1979年踏入文坛后的全部创作进行了一次全景式回顾。于是,《海边的卡夫卡》与村上春树的品牌形象,一同被固定在从中可以求得“解脱”、“救赎”以及“疗愈”的半宗教化的模式之中。
如果围绕着《海边的卡夫卡》所发生的现象就此而偃旗息鼓的话,作为一个文艺批评家,我也许不会开始本书的写作。但自2003年以来,该书相继引发了文字媒体的小说领域内一系列闻所未闻的事态。
相比于其他的小说出版形态,在市场营销策略上,《海边的卡夫卡》施展的一个决定性创见在于,将读者与作者之间通过限期开设的专题网站进行交流的电子邮件,收录成单行本《少年卡夫卡》,并使用与少年漫画杂志相同的制版方式出版发行。
这部《少年卡夫卡》收录了1220封来自读者的电子邮件和数量相同的作者村上春树的回复邮件,全书厚达496页。就这种全新的书籍销售策略而言,出版方为营销付出的努力确实值得称道。
但是,使我抱有强烈危机感的是,《少年卡夫卡》中所收录的1220封电子邮件反映出绝大部分人是按照“救赎”与“解脱”的方向阅读这部小说的。告白自己获得了“疗愈”的邮件占了绝大多数。或许实际情况正是如此,但是,类似于角田光代那样对《海边的卡夫卡》感到“恐惧”的读者声音,在《少年卡夫卡》中却没有丝毫的体现,这也正是我感到危机的原因所在。
完全有理由认为,这是一个按照某种特定的阅读模式对读者进行诱导与甄别的结果。因为在限期开设的专门网站上,体验到“疗愈”的读者与作者之间,早已建立起极为亲密的连带关系。所以,对《海边的卡夫卡》持有“恐惧”或不快的读者,难以在《海边的卡夫卡》的专设网页中发表批判性意见。一个时期以来,在日本网络上发表与多数派意见相左的不同见解,往往会因为“不识时务”而遭到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