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狄浦斯情结的三角形

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日)小森阳一


俄狄浦斯情结的三角形

将俄狄浦斯神话与男性通常的心理发育模式联系起来的是弗洛伊德。作为第二个问题,让我们探讨一下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和《海边的卡夫卡》的关系。

发育初期阶段的婴儿,和母亲之间处于彼此未分化状态。只有呱呱啼哭之力,需要成人授乳、更换尿布的婴儿在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后,开始吃离乳食,脱离爬行状态而能够用双脚走路。也就在这一时期,婴儿开始接受使用语言表达意志的训练。

尤其是在接受排便教育时,婴儿被要求使用更加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便意。通过使用语言,母子间未分化的状态被切断,母亲作为他者与婴儿相分离。对于婴儿而言,作为曾经是其自我存在之延伸的最亲近的感受对象,母亲与自己之间开始渐渐疏离。以上变化大致发生在婴儿三四岁时。所以语言正是婴儿的象征性父式存在。

以语言为核心建构起的社会性规则,起到禁止母亲与男孩之间近亲相奸式的未分化关系持续下去、拉开母亲与男孩之间距离的作用。这种社会性规则成为象征性的父式存在,这正是语言的世界。被这种父式存在所压抑的欲望将聚集在“无意识”领域,并从受到语言限制的“意识”中释放出来,通过“梦”反映到“潜意识”中。这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三重构造,是初期弗洛伊德理论的大致框架。在成长过程中,男孩慢慢感觉到母亲最爱的对象并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父亲。在这一阶段,男孩开始意识到需要和另一个男人即自己的父亲展开对同一个女人即自己母亲的争夺。

然而,同样作为男性,与自己的父亲相比,显然男孩所有方面的能力都处于劣势。所以男孩以自己的父亲为模仿对象,试图提高自己作为男性的多方面能力以便与父亲相抗衡。这样就形成了围绕着一个女性,即男孩母亲所展开的子与父相争的三角关系。

男孩在体力方面开始具有与父亲相对抗的能力,是在迎来青春期之前的十五岁前后,这恰好与卡夫卡少年决意在十五岁生日离家出走的情节设定相符。这一阶段的男孩会产生将父亲抹杀掉的愿望,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情结。

然而,杀害父亲的行为是不被社会所允许的,所以男孩在与父亲展开种种精神纠葛的同时,随着接触和了解到父亲以外的更多的成年男性,而渐渐将此前成为自己唯一模仿对象的父亲形象相对化。当他认识到自己的父亲作为男性,并非是一个决定性存在时,由于和父亲相爱而成为男孩嫉妒和欲望对象的母亲,也渐渐被相对化。

当母亲成为一个相对性的存在,男孩能够从母亲之外的女性中选择爱恋对象时,男孩便跨出了走向成人的重要一步。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青年期与异性之间的恋爱体验,被视为男孩成长为成熟男性的重要的通过仪式(initiation)。如果不能顺利跨出这一步,男孩便无法从强烈的恋母情结中摆脱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可以运用俄狄浦斯情结的心理模式,通过“梦”的分析,对精神创伤形成的时期和过程进行阐释。俄狄浦斯式的父、母、子的三角关系中,其象征性展示出的男孩成长过程中的欲望构造,可以在诸多神话和传说中得到印证。同时,在弗洛伊德的学说广为流传之后的20世纪现代小说中,男性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也同样体现了这种欲望的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