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让我去哪我就去哪”(3)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作者:(美)巴巴拉·W.塔奇曼


史迪威一边就“运动员”计划纠缠不休,一边为远东的局势着急,不知道海军是否还能再投入战斗。他此时已经了解到了珍珠港那场灾难的损失情况——美国主力舰有八艘或者一半被炸沉或者无法战斗,177架飞机被毁,伤亡人数为4000,其中死亡人数超过一半。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也同样遭受重创;就在攻击珍珠港的消息传出几小时后,麦克阿瑟将军的35架重型轰炸机中的一半和战斗机的三分之一在地面上遭袭并被摧毁。西方参与对日作战——这中国期待已久的高潮——带来的是惨败,而不是什么让人激励的东西。

日本在开战时其海军力量大致相当于美国、英国和荷兰在远东和太平洋海军兵力的总和。日本仍然有十艘战列舰、十艘航空母舰以及约500架一线海军战机,而盟军的全部主力舰为一艘完整的和两艘受轻伤的美国战列舰和三艘美军航空母舰。交战双方在驱逐舰、巡洋舰和潜艇方面力量相当。就陆地上说,日本陆军共有51个师,其中21个在中国,13个在满洲驻守面对苏联的前线,这样,除了保卫本土的部队外,可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投入作战的还剩下11个师和约700架陆军飞机。

可就是这些部队势如破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异的胜利。关岛和威克岛在12月23日陷落。圣诞节那天,一百年来一直是英国堡垒的香港投降了。跟最初的传闻正相反,日军在菲律宾成功登陆,其二十万人的登陆部队正将美菲部队赶往狭窄的巴丹半岛。1月2日,他们占领了马尼拉。日本空降兵开始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泰国被占领,在维希政权的默许下印度支那向日本开放,这使得日军可以长驱直入到达缅甸的东部前线。此外,他们也在马来半岛的中部登陆,占领了那里的英国机场,并穿过丛林向南边的新加坡挺进。无论在陆地上还是在海上,日军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都占有制空权。正如丘吉尔所说的,在日本战争机器的“邪恶高效”下,亚洲白种人的声誉已是岌岌可危。

在中国,人们仿佛就要有了救星似的,对珍珠港的消息欢欣鼓舞。韩素音写道:“国民党官员奔走相告,仿佛打了大胜仗。”成群的人在重庆进行庆祝。在内地的城市里,那些祝贺的人以为东京已是一片火海;美军要发动远程空袭的消息变成了500架美国飞机轰炸了东京,不过这种错误并不重要。人们庆祝的原因是中国终于有了盟友了。美国加入了对日作战,而且可以指望它结束战斗。中国没有别的任务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最后成为胜利方。一个美国人在看到重庆的欢庆场面后评论说:“在美国珍珠港事件发生之日便是这里的停战之时。”

蒋介石一听说这个消息,便采取步骤在这个大联盟中扮演大国角色,并确立中国在全球战略中的分量。在对珍珠港袭击的那一天,蒋介石召集驻重庆的英美代表开会,并提议亚洲所有轴心国的敌人——包括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和苏联(他当时预计苏联会对日作战)——都应当签订军事公约以相互协助,并应当在重庆建立军事委员会,由美国协调作战。尽管蒋介石让美国提出战略上的“全面计划”,他自己实际上对战略已有明确想法。他提议,包括苏联在内的盟国应将主要力量投入亚洲,并通过从南太平洋、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沿海地区以及中国海岸发动空中打击,在1942年击败日本。在通过空袭阻断敌人供应线从而将日军孤立在亚洲大陆后,中国军队就可以摧毁日军了。

蒋介石还没有忘记说,他提议在重庆建立的军事委员会应当“控制优先权和补给”。这跟战略问题一样让他关注——如果不是更让他关注的话,因为他立即正确地感觉到,英国想征用堆积在缅甸的准备运往中国的租借法案军火。他想通过让美国领导战争委员会避免让英国人拿走他的物资。

他的战略不但在可供使用的空军力量方面是不切实际的,而且也跟美国和英国已经取得共识的欧洲优先战略不相符。尽管中国是联合国在1942年元旦的联合宣言的四个主要签字国之一,但是蒋介石并未受邀参加阿卡迪亚会议。(根据一份罗斯福笔迹列举的单子,最初中国是列在美国之后第二位,后面是苏联和英国;他后来修改了单子,将英国列在第二位,中国列在第四位,其他26个国家则按字母顺序排列。)不过出于礼节,蒋介石在与被任命为远东远美英荷澳(ABDA)国家前线最高司令的阿奇巴德? 韦维尔(Archibald Wavell)爵士会晤后,要求得到战役计划的草案。12月23日这次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期待已久的与西方盟国的第一次会晤机会跟珍珠港事件一样是一场灾难,这使三个盟国中的两国之间的敌意表面化并且加深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