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拿钱拿到手软(2)

军人总裁任正非-从普通士兵到通信霸主 作者:张力升


内部股同时也是华为的融资渠道之一。多年来,除了银行贷款,员工用以购买股份的钱成为华为的一大资金来源。90年代初的深圳产生了许多的暴发户,有谁愿意将公司95%以上的利润分给自己的员工?但任正非说到做到。很多人认为,内部股是华为保持高速增长的内在动力,就象一只金手铐把员工和公司紧紧地锁在一起。

通过股权的安排,知识被转化为资本,成为华为这个以知识为生存根本的公司获得了源源不绝的生命力。员工持股使员工成为真正的主人,对公司有了归属感,工作更有热情,由被动的“为人打工”转变为“为自己打工”。另一方面,华为需要公司充满危机感,勇于自我超越,持股则使员工会更加注重公司的长期利益,达到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要求。

2001年前华为处在高速上升期,股票发挥了极其有效的激励作用,这段时间的华为有种1 1 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相当,工资只是零花钱,分红才是大头。华为员工每年固定分红高达每股0.7元,投资回报率高达70%。但在2001年之后华为实行期权改革,员工获得股票的资质受到严格的限制,公司不再向新员工售股,同时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期股,员工从期权中获得收益的大头不再是分红,而是期股所对应的公司净资产的增值部分,行使期限为4—10年,每年兑现额度都有所限制。根据华为当年的经营状况分红数目也不定,最低出现过每股9分钱。

华为股份的设置方式,曾是拉动员工和合作者奋进的最大动力,但面对下一步的上市,公司仍不可躲避地面对股权和资产透明等问题,过度分散的内部股权设置,将会成为华为步入国际化公司的最大障碍。《世界经理人文摘》曾经评论,华为的股权体制实际上只是一种奖励或奖金的变种,并不是准确意义上的期权形态。

华为不是制造中国富豪最多的公司,但绝对是制造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公司之一,造成一个个百万富翁。据估计,2002年前后持有200万股的华为中层就至少达到1000人,这意味着人均数百万元的财富。任正非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却并不能从公司的持续增值中获取过多的经济利益,因为绝大部分的股权已经给了员工。他的长远眼光和对人性弱点的克服,是他能够实现自我超越的第一步。

2003年5月,在华为工作十年的创业元老刘平将昔日的东家推向了被告席,这也是关于华为的第一宗股权纠纷案。刘平1993年进入华为,2002年离开公司,华为方面按照1999年刘持有的股数354万股以1:1的比例计算退股,结算现金354万元。但他认为购入的354万股的股权没有获得任何增值。刘离开时华为每股净资产为3.28元,据此他认为自己应得到的股票回股款应为1200多万元,同时包括2001年的红利19万元。此案一出,人们咋舌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华为到底创造了多少千万富翁?

在同业领域内,华为的年终分红和奖金曾经是较高的,但近几年来已日益市场化,似乎代表公司政策的转变,不再打高薪牌而是更看重成本核算,如今很多新进员工的待遇已与三四千元的一般社会薪资水平看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