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的软实力(1)

中国这些事儿 作者:22度观察栏目组


教育教育还是教育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做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一个国家的贫富与强弱,已经不能再和人口数量简单地画上等号,中国的人口素质亟待提高。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必不可少的途径。

在奈斯比特夫妇看来,影响中国未来走向、推动中国持续崛起的最关键因素是教育,是人才。奈斯比特先生认为,中国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地位并不匹配;对中国未来的文化崛起也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而从世界历史来看,教育对一国崛起的重要性也被屡屡证实:德国的崛起,一个公认的原因是德意志对教育的极其重视。那位战胜了法国并俘虏了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就毫不掩饰地说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日本也有着相似的经历,作为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国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最重要的智力基础;美英各国亦是如此。教育改革,这个看似老生常谈、妇孺皆知的课题,在中国崛起加速的背景下,变得更加急迫,重要性无疑更加凸显。

嘉宾约翰·奈斯比特未来学家,《大趋势》、《中国大趋势》作者。:现在这个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个人的创造性成为构成领袖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培训和教育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那些拥有人才的国家,让人才全面发展的国家,会拥有世界,会起主导作用,实际上这也是中国的发展方向。

但中国需要教育改革。中国教育体系是比较僵化的,就是你上学的时候,你要经过考试,所有上学的这些想法都是为了应试。

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现在中国的老师还在教过去的东西,而不是思考现在和展望未来,所以中国现在有机会可以成为领先国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着眼于未来,因为其他国家还是停留在过去。

在未来的国际社会中,竞争不可避免,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会体现在经济领域,而作为推动进步的个人将会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归根结底,未来的竞争将会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国教育的优劣将直接决定其人才质量的高低。因此,各国开始推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目的就是培养出21世纪的新型人才。正如奈斯比特所言,创新因素将会是未来国际经济新的牵引动力,在这样的假设下,创新型人才将成为各国人才培养的共同方向。

嘉宾多丽丝?奈斯比特约翰?奈斯比特的妻子。:那些最才华横溢的人,最具有创新性的人肯定不会是那种人云亦云的人。所以你一定要让这种孩子能够因材施教,然后让他们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有自己的思维。

多年以来,中国推行教育改革的步伐一直不曾停止,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

嘉宾约翰·奈斯比特:中国现在来讲,更多的是强调和谐一致,这样培养人才的个性比较困难。

因为你现在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化,但中国整个的文化更强调的是集体主义。这就是一个矛盾,怎么样在这种和谐集体的情况下打造个性化的创造性,是一个非常大的矛盾。

嘉宾多丽丝·奈斯比特:但是我觉得中国是足够聪明的,可以在全球的教育改革当中起主体作用。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就会改变老一代人的想法,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