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个道理不仅对伴侣适用,在亲子间、朋友间也同样有效。举个例子,休喜欢看强悍、冷酷、写实的电影;里头要有华盛顿或华尔街的阴谋,还要有纪录片式的拍摄技法、噼噼啪啪的电传机、黑白分明的画面。但他还是可以带着十几岁的女儿去看一部真爱战胜不幸的温情电影——尽管里头全是蕾丝和花朵,艳丽的色彩、慢镜头表现的感情迸发,画面失焦,极尽朦胧——尽管如此,他也还是能乐在其中。他没必要为此改变口味;他可以喜欢上她的喜好,只要捕捉她的眼神,倾听她的叹息,在适当的时候小心地递上手帕即可。这样的分享让他的世界得以扩展,两人间的关系也随之深化。
买报纸杂志的时候,挑选家具的时候,外出度假的时候——这些都是优雅地放下身段舍己从人的机会!在餐馆里,休可以让伊莲点菜,然后宣布“我也吃这个”。伊莲要是敢冒险,也可以合上菜单说:“休,今晚你来给我点吧。”这些都是小事,但都有助于解放我们,有助于将任性的围栏降低一格,好让我们离伴侣、孩子和朋友更近。
即便在工作中,我们也能学会通过别人的眼光看问题。比如,一个朋友乔伊答应帮休给他的新屋子上石膏板,他们很可能要应付两种工作方式。乔伊总是下手缓慢,有条不紊;休则希望快点完工。到了下午两点,休不由得在心中抱怨起来:“我说乔伊,你就不能快点吗?我可不想错过《体育大世界》啊!”
在工作中固守成见就会导致关系紧张和厌恶。有时,某个工人宣布自己忍无可忍,并夺门而出,工程因此陷入停顿。我记得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两位看起来相当杰出的科学家一同登上喷气机。其中一位说道,“好吧,斯德哥尔摩我跟你去,赴宴拍照我也奉陪。但等我们拿到诺贝尔奖之后,我就再也不想见到你的那张丑脸!”
完成一件工作一般有几种不同的有效方法。“我们这方法最好”的想法大概只能反映个人习惯。与其让别人和自己保持一致,不如学会把差异看做多彩生活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工作就成了修炼耐心、磨掉棱角、融入他人的绝好机会。要是采用我们的方法能让同事获益,他们多半会明白这点,并渐渐改变工作方式。要是他们的方法比我们的好,那就大度地择善而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