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周易》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周易与人生 作者:杨庆中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然而,由于《周易》自身的复杂性,加之近代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陌生,人们对《周易》的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多偏差,或者视之为神秘的天书,或者视之为单纯的占卜算命之书……而社会上的一些旁门左道也都喜欢攀附《周易》,以神秘其说,于是《周易》的面貌变得光怪陆离,让人觉得好像是雾里看花,似近实远。

事实上,如果懂一点相关知识的话,就会发现《周易》并不神秘。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成语,许多都出自《周易》,或与《周易》有关,如居安思危、穷变通久、自强不息、韬光养晦、否极泰来、三阳开泰、革故鼎新、求同存异、殊途同归、洗心革面、义结金兰,等等。其中像 “否极泰来”这个成语,就来自《周易》的《泰》卦和《否》卦,《泰》卦后面是《否》卦,否极泰来,意思是坏的过去好的到来。又如“革故鼎新”,是由《周易》的《革》卦和《鼎》卦组成,革是变革,鼎是鼎立。革去旧的东西,建立新的东西,就叫“革故鼎新”。再如“义结金兰”,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的感情不错,要结义为兄弟,即所谓的结金?之好。这个成语即出自孔子对《同人》卦的解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还有“三阳开泰”,“三阳”指的就是《泰》卦下面的三个阳爻。等等等等。

再比如,北京故宫的三大殿: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这三大殿是清代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其名字 “保和”、“太和”、“中和”,就来自于《周易》。又如故宫里的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由交泰殿联结,就是根据《周易》的思想原理。又如,过去称皇帝为“九五之尊”,这个“九五之尊”也来自于《周易》,《周易》的《乾》卦九五爻辞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乾代表天,九五又是“飞龙在天”,所以人们把它比作皇帝,称之为“九五之尊”。

其他如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比如我们定下了一件事情,第二天又改变了主意,我们通常会说“又变卦了”, “变卦”一词,也来自于《周易》。可见,《周易》一点都不神秘,它就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二

既然《周易》就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那我们应该如何给《周易》定位呢?或者换句话说,《周易》究竟应该算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这样一段话: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意思是说,《周易》的道理,涉及的范围很广,主流的不论,旁支所及,举凡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及道士炼丹等,无不受到《周易》的深刻影响。这说明《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是有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周易》的地位非常特殊。自汉代始,在整个封建时代,中国传统学术的核心是经学,而经学的核心则是易学,《周易》就处于传统学术核心之核心的地位。所以当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曾说:“易乃大道之源。”著名旅美学者成中英先生则形象地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地诠释 《周易》的过程中,生生不息,焕发青春的。著名易学家、哲学家朱伯崑先生认为,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接触之前,即近代之前,主要是靠研究《周易》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理解宇宙,认识社会,把握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易》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

要而言之,关于《周易》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哲学教科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既然如此,我们学习《周易》,目的是什么?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呢?我个人认为,至少有三个层面可以思考:第一个层面,了解《周易》的基本内容,对于丰富我们的知识,大有裨益。第二个层面,学习《周易》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有很大的帮助。第三个层面,也是笔者在本书中所重点论述的,就是对于帮助我们安身立命,过正确合理的生活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也正是孔圣人为?们探索出的一条学《易》之路。据史料记载,孔子早年由于瞧不起巫师之流,对《周易》并不十分看重,到了晚年重读《周易》,发现里面有“古之遗言”,有“德义”可观,于是“晚而喜《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读之韦编三绝”,并慨叹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夫子把学习《周易》的目的,定位在“无大过”上面,“无大过”就是不犯大错误。这是他的学《易》体会,也应该是我们今天学《易》的目的。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探讨《周易》的智慧——少犯大错误的智慧,安身立命的智慧!

本书分内外两编,由二十个易学命题构成,讨论了《周易》的智慧及其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作者认为,人的生命活动,包含处世方法和德性涵养两个层面的内容,撇开后者只谈前者,则容易流于机心与游世;撇开前者只谈后者,则容易流于迂腐与拘谨。所以,本书内编讨论人生活动的德性基础,外编讨论人生活动的方法原则。前者可谓变中之常,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守持,以使自己保持并完善自我的人格修养;后者可谓常中之变,可因时地的不同而有所变易,以使自己合乎并顺应时势的流转。而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有机地结合二者,才能使人显得既厚重,又智慧。考虑到《周易》一书结构特殊,有一套专门的术语,为了便于读者阅读,“附录”中特别收录了一篇专门介绍易学基础知识的文字,并附上《周易》六十四卦,供读者参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