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强不息(1)

周易与人生 作者:杨庆中


  

说到“自强不息”这一成语,人们或许并不觉得陌生;但如果说它出自于《周易》,不少朋友大概还不十分了然。《易传》在解释《乾》卦时说过一句话,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自强不息”一语的出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很是耐人寻味,“君子以”是“君子应当”的意思。“君子应当”如何呢?“应当”“自强不息”。为什么应当“自强不息”呢?因为“天行,健”。可以说“天行,健”,是“君子以”的所以然之故。用专业一点的术语说,是“君子以”的哲学基础。

1﹒1

那么,为什么“天行,健”,君子就应该“自强不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须从《周易》中的“健”字入手。

“健”字在《易传》中共出现了15次。其中,《彖传》中出现了10次,《象传》、《文言传》、《系辞传》中各出现了1次,《说卦传》中出现了2次。除《说卦传》中有一条是指震卦外,其余14条均是指三画卦乾而言的,如《乾·象传》、《乾·文言传》、《需·彖传》、《讼·彖传》、《小畜·彖传》、《泰·彖传》、《同人·彖传》、《大有·彖传》、《无妄·彖传》、《大畜·彖传》、《夬·彖传》等。这些材料中的“健”字,基本上都是用来解释卦象中的三画卦乾的。可见,“健”是乾卦所独有的品格之一。

另外,在《周易》中,还有几个六画卦中含有三画卦乾,但《易传》并没有以“健”来解释它,如《履》、《否》、《遁》、《大壮》、《姤》等。不过《否》之《彖传》曰:“内柔而外刚。”《大壮》之《彖传》曰:“刚以动。”《姤》之《彖传》曰:“柔遇刚。”均是用“刚”字来解释乾卦,说明“刚”也是乾卦的主要品格。

《易传》以“刚”释乾,是有它的原因的,那就是在它看来,乾是阳类属性的总代表,用《系辞传》的话说,即“乾,阳物也”。因此,乾卦的卦象全部是由阳爻组成的(无论是三画卦还是六画卦),可以说是纯阳之体。而乾卦之外的其他卦中的阳爻,其性质自然也就反映或分有了乾的性质。或者换句话说,《周易》六十四卦,无论是哪一卦,其中的阳爻,都在该卦中彰显着乾健之性的作用,不管这种作用是否适当。

要而言之,乾的品格为“刚健”。

那么,为什么在《周易》中乾卦的品格为“刚健”呢?这是因为乾在《周易》中象征天,乾的基本取象为天。请看下面的例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传》)

云上于天,需。(《需·象传》)

天与水违行,讼。(《讼·象传》)

风行天上,小畜。(《小畜·象传》)

……

组成《需》卦和《讼》卦的两个三画卦分别是乾和坎(位次不一样),据《说卦传》,乾为天,坎为水,又为云,所以两卦的《象传》分别谓之“云上于天”、 “天与水违行”。组成《小畜》的两个三画卦分别是乾和巽,据《说卦传》,巽为风,所以《小畜》卦的《象传》谓之“风行天上”。其他如《履·象传》、《泰·象传》、《否·象传》、《同人·象传》、《大有·象传》、《无妄·象传》、《大畜·象传》、《遁·象传》、《大壮·象传》、《夬·象传》、《姤·象传》等,也都是以乾之取象为天,并以此而立说的。

1﹒2

那么,为什么《周易》要把天作为乾的取象,并用乾象征天呢?这个问题说来复杂,大体而言,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有关。让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

天有纯刚,故有健用。今画纯阳之卦以比拟之,故谓之象……天行健者,行者运动之称,健者强壮之名。乾是众健之训……偏说天者,万物壮健,皆有衰怠,惟天运动日过一度,盖运转混没,未曾休息,故言天行健。(孔颖达《周易正义》卷一)

这是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一书中解释《乾》卦的《象传》时说过的一段话,大意是,天有纯刚的属性,所以有刚健的功用。《周易》用三个(或六个)阳爻象征它,也正是为了以此模拟天的刚健。而天之所以有这种刚健的属性,乃是由于它周流运转,没有停息的时候;在在生动,没有衰竭的时候。孔颖达在该书中还引用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刘表的解释说:“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故云天行健。此谓天之自然之象。”很显然,孔颖达所谓的“惟天运动,日过一度”也好,刘表的“天体之行,昼夜不息”也好,他们都是在以天文学意义上的天为根据,解释乾卦“刚健”之性的来源。类似的解释还有很多,如三国时期的著名易学家虞翻就曾用“天一日一夜过周一度”解释“自强不息”(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古代,天文学是相当发达的,据传早在黄帝时期,就曾“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史记·历书》)。到了尧帝的时代,便已形成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尚书·尧典》)的较为成熟的历法系统。至于夏商周三代,天文历法就更是趋于完善了,如殷商王朝以干支纪日,周而复始,一年12个月,并有置闰;同时还对日食和新星等异常天象有所记录。这些无疑对成书于西周初年的《周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周易》本属于筮占类著作,但由于它的筮占是透过由阴爻阳爻组成的卦画及卦画所组成的卦象来完成的,所以,其中也明显地吸收了许多星象学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例如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就曾经利用天文学的知识,对《乾》卦作出过颇具特色的解释。李镜池先生受此启发,释《乾》卦的“龙”字为龙星,并认为“潜龙”就是秋分的龙星。参见李镜池:《周易通义》,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其他如“月几望,吉”(《归妹》六五);“宜日中”(《丰》);“日中见斗”(《丰》六二、九四);“日中见沫”(《丰》九三),“月几望,马匹亡”(《中孚》六四)等,也分明是与天文星象有着密切关系的话语。诚如《系辞传》在记述八卦的起源时所说的,“仰以观于天文”,“仰则观象于天”,“天垂象,见吉凶”,等等。乾卦的取象于天,也正与此有关。可以说,《周易》是用一种新的方式,从新的角度对古代天文学的部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吸收。这也为以后的易学家们借助于天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来诠释《易》辞(如汉代的卦气说)提供了根据。

然而,《周易》用新的方式,从新的角度对古代天文学的部分成果进行的总结和吸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对自然天象的类比或模拟上,而是更进一步,以拟人的手法,从哲学的高度对自然天象所表现出来的品格和精神进行了概括。《易传》所谓的“天行,健”,就是利用《乾》卦的符号特征对天的刚健品格作出的概括。《乾》卦的《彖传》说: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这是一段十分优美的文字,《彖传》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概括了《乾》卦的特性。如果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即

伟大啊乾元,万物资取它才有开始,而它则本之于天。云气飘动甘雨降临,万类在流动中成形。太阳一出一入,六个爻位适时完成。因时制宜驾乘六条巨龙巡游天空。天道变化,决定了万物的命运和本性。保持那本来的和谐,才可能合宜贞正。它始生万物,使普世获得安宁。

这是一种多么盎然充沛的力量啊!难怪《象传》要用“天行健”来概括它了。“资始”,是指万物因它而有开始。明朝的著名易学家来知德解释说:“乾元乃天德之大始,故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资始者,无物不有也;统天者,无时不然也。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此乾元之所以为大也”(《周易集注》)。这是说,宇宙之中没有什么东西不是靠着“乾元”来开创、来开始的。

然而,“始”还不等于“生”,因为它还不能赋予生命以完整的形式,还需要“至哉坤元”的配合,才能使“万物资生”乾的一切品格都需要由坤来成就,本章只说乾,故不及坤。详见本书第二章。。所以,“乾元”“资始”,不是“创始”,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创世之始。也正因为这样,它才不像基督教的上帝那样,只工作了六天,就把一切都造出来了参见《圣经·创世记》。相反,它需要具备“无物不有”、“无时不然”的品格,在宇宙变易的历程中生生相因,赓续不已,这就是《周易》所谓的“生生”,用《系辞传》的话说,这叫“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天道的“资始”和生生不息,使之具备了刚健中正的品格和能动进取的精神,《周易》称之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临·彖传》);“乾元者,始而亨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乾·文言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