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7)

外交与建筑 作者:(美)简·洛菲勒


正如后记中提到的,外交建筑项目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经历过冷战的挑战后,外交建筑项目面对的是充满敌意、严格要求削减外援和外交建筑项目支出的国会。老使馆纷纷搬到更加安全的地段,作为冷战的结果,一些使馆开始被出售或遗弃,还有一些使馆遭受攻击或是废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需要更多国际间的相互依存,贸易和政治要求新的交易途径及国家间更加密切的合作,想要将美国与其他国家利益剥离也变得愈发困难。有鉴于此,使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要理解建筑和外交如何相互作用,以及正在发生的、影响深远的变革的意义,就有必要回顾20世纪初美国国会首次同意为美国外交官提供办公和官邸用房的那段历史。从那以后的外交建筑,无论奢华或内敛,开放或封闭,靓丽或平庸,皆是本书各章将要讨论的主题。新的制约因素在重新定义外交建筑,新生国家在迅速涌现,民族主义正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的潜在力量,外交建筑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注释:

1. 艾琳·鲁斯海姆:“政府和我们的海外艺术”,《纽约时报》,1948年5月23日。

2. 霍华德·德维里:“现代主义受到攻击”,《纽约时报》,1949年11月11日;简·德·哈特·马修斯:“美国冷战中的艺术和政治”,《美国历史评论》81期,1976年10月,第777页。

3. 马修斯:“美国冷战中的艺术和政治”,第778页。

4. “海外的美国建筑”,《建筑论坛》98期,1953年3月,第111页。当时,论坛的编辑是亨利·卢斯的同窗皮里蓬特·普伦蒂斯。普伦蒂斯的话在国会证言中被引用,《建筑论坛》也受到称赞。参见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国务院、司法部、商务部小组委员会《1955年拨款案》,H.R.8067听证会,83届国会第2次会议,1954年1月29日,第338页。斯万博格:《卢斯和他的帝国》,戴尔出版公司,1972年版,第711页。

5. 《外交期刊》32期原文摘要,1955年8月,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档案。1980年,作者以展览策划者的身份开始在国家建筑博物馆搜集关于使馆建筑的资料。1982和1983年,展览策划者朱迪思·莱纽斯和安妮·尼森与建筑师和外交官们进行了一系列录音访谈。尽管展览的计划取消,但文字和录音磁带仍保存在博物馆档案中。

6. “海外的美国建筑”第111页。1953年,沙里宁的项目已经到了设计准备阶段,但项目被中止,新使馆未能建成。亚历克斯·塔克汉诺夫和谢尔盖·卡夫塔拉德泽:《斯大林时代的建筑》,里佐利出版公司,1992年版。

7. 威廉·斯兰尼致作者的信,1990年7月12日。查尔斯·弗兰克尔:《外交事件中被忽视的方面:海外的美国教育和文化政策》,布鲁金斯研究所,1965年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