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民党失败原因剖析(5)

日本变”天“:民主党政权诞生近距离观察 作者:朱建荣


因为,日本国民已经厌倦了自民党长期掌控政权的格局,民心思变。这是大趋势和大潮流。最近就有人说,麻生太郎是毁掉自民党的短期“罪人”,小泉是中期“罪人”。那么,谁又是自民党的长期“罪人”呢?答案应该是自民党自身。

1955年自民党建党以后一直到1993年的38年时间里,自民党垄断着日本政权,形成了所谓“五五体制”。在“五五体制”下,自民党拥有其他政党无法比拟的优势,长期一党执政。这种体制又曾被日本媒体称为“一比二分之一体制”,即战后日本的保守和革新势力的比重为一比二分之一,保守势力具有超强优势。1993年宫泽喜一内阁以后,除了细川护熙内阁和羽田孜内阁10个月的非自民党政权以外,日本政权大部分时间都由自民党掌控。金钱政治、密室政治、政官财铁三角等都成为了这种“五五体制”的代名词。大部分日本人开始厌倦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民心思变成为日本政权更迭的群众基础。

针对自民党在2005年9月第44次大选中大获全胜的情况,不少日本的政治评论家都认为,小泉的“剧场型政治手法”一时打动了日本的选民,暂时地推迟了自民党下野的时间,而恰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自民党一步一步地失去了国民的支持,为其最终下野奠定了政治基础。

自民党在2007年参议院选举中遭遇惨败,其最大的原因被认为就是小泉纯一郎的结构改革造成的。小泉纯一郎在就任首相的5年多时间里,在外交上一味追随美国,在国内经济政策上推行所谓没有禁区的结构改革。

日本著名政治评论家森田实在其著作《自民党终结》一书中指出,小泉结构改革标榜“自由竞争和责任自负”,按照美国式的自由经济原理来管理国家和进行结构改革,结果社会中的弱者、中小企业和地方被抛弃一边,地方的财富和人员向首都东京一极化集中的倾向加剧。小泉的这种结构改革使得强者越来越强,而弱者却被无情地抛弃了。改革增强了资本家的优势,正式雇佣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低工资的“派遣工人”和“临时工”人数的增加。

小泉结构改革为极少数强者带来了好处,却让大多数日本国民陷入了贫困。小泉的改革导致了日本社会中产阶级的解体,扩大了社会差距。少数强者和富者越来越强,越来越富裕,而大多数国民却丧失了财富和生活的稳定,甚至被剥夺了生活的希望。

小泉的邮政民营化改革也直接导致了自民党的分裂,自民党内的邮政族议员纷纷脱离了自民党。而邮政民营化改革更是让广大的邮政就业人员远离了自民党。小泉改革的初衷是强化激励机制和市场机制,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数量越来越多,日本社会中中产阶级占多数、富人和穷人占少数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此情况下,日本自民党传统的支持层,比如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选民由于生活质量下降,开始远离自民党,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的人们由自民党的坚定支持者变成了游离者甚至反对者。可以说,小泉改革最终歪打正着地实现了他自己提出的“摧毁自民党”的目标。

派系林立领导权威受到削弱

自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党的领导和权威受到削弱,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大打折扣,令不行,禁不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