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国学复兴大趋势(1)

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关于国学的定义,目前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是延续章太炎的定义,即包括文字学、经学、史学,学术界多持此论;另一种是比较通俗的理解,即国学就是传统文化。

本书认为,“传统文化”的说法失之宽泛,而文字学、经学、史学的说法又过于学术化,不能兼顾社会各阶层的知识水平。本书在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国学是一种以文字学、经学、史学等学术知识为载体,以知识阶层的思想观念为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系。

因此,书名中的“死”,就具有了两层含义:

一、通过对13位国学大师死亡情形的再现(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时代背景、临终遗愿、死后哀荣),解读其文化价值观与现实社会的激烈冲突,展示其在时代变局中所作出的历史抉择,由此使大家看到13个不一样的人生命运;

二、正是从文化价值观传承的角度讲,“国学大师之死”,象征着国学的衰亡,抑或说,在民国一代学人手中,国学的价值内涵发生了大断裂。极端而言,国学已成为一门“绝学”,或曰“绝唱”。

那么,中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发生了这次大断裂呢?这就要看这个价值体系的载体——文字学、经学、史学等国学知识——割断与知识界有机联系的时间和原因。

整整一百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是这次历史性大断裂的开端。这就是废止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1906年9月2日,光绪帝颁布上谕:“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七十多年之后,美国人吉尔伯特·罗兹曼评价道:

“科举制在1905年废止,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就其现实的和象征性的意义而言,科举革废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种转折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

废除科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两大变化:一是自隋朝设立的文官选拔制度就此消亡;二是维系儒家价值体系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就此消亡。此后,作为儒家价值体系最高形式的载体——“经学”,在新式学堂中失去了主导地位,成为与物理、化学、英文、美术、体育平等的专门学科。新式学堂从1905年的8277所,迅猛增长到1909年的59117所;学生从不足26万人增长到1639641人。

进入民国,历史又往前迈了一步。1912年1月19日,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5月,第二道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7月,蔡氏又在全国第一届教育会议上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

学校祭孔之风从此断绝。

1919年,历史再往前迈进一步。“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国语统一筹备会议”推动国语运动,并和“新文化运动”配合,掀起了强大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改文言文为白话文。民国九年(1920年)教育部接受胡适建议,下令:“小学一二年级国文课本改为语体文(即白话文),两年内小学全部教科书全将旧时文言文课本改为语体文,中学教科书也逐渐改编为语体文。”

民国十二年(1923年),教育部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再明令各省:“中小学采用统一的语体文、注音符号和国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