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国学复兴大趋势(2)

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从此,以《十三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经典,从中小学课堂上消失,而在高等学府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只有设立了古典文献专业的,才有可能作为必修课程学习。当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一、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8~13岁是记忆力最旺盛的年龄段,而大学生的年龄通常超过17岁;二、他们在中小学校学习的语言是白话文,考上大学以后要看古籍,必须依赖《辞海》、《辞源》。

从这个角度讲,有人把本书中的13位学人称做“最后的国学大师”,并非言过其实。

读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问:大清皇帝和民国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了这些政策的出台?

我们的研究结果是,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

纵观1840年至2006年166年间的历史,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四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

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期间经历多次由外族入侵引起的战争:

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军火烧圆明园。

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中国精锐部队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进攻德国在山东租借地,强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

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发动七七事变,全国抗战全面爆发。

这段屈辱、悲惨的救亡史,直至1945年9月2日,国民党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在美军舰“密苏里”号上,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一刻起,才告结束。

至于如何救亡,国人起初遵循魏源①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理念,向西方学习。但其中的“技”几经变迁,从军事科技到维新变法,从改变政体到排满革命,从教育人才到文化启蒙。这多种救亡方法,呈递进纵深的轨迹向前摸索。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闭关锁国的天朝威严扫地,也使中国的知识分子第一次意识到西方的强大,开始睁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封疆大吏们放下了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对待英国使节马嘎尔尼①和阿美士德②的“大国”傲慢态度,发动洋务运动。不过,随着科学技术一同潜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使当时的精英阶层十分警惕,因此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宗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第一次出现于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但早在1861年冯桂芬③所写的“采西学议”就包含了这个意思。

着力打造军事力量的洋务运动历时35年,至1895年甲午战败结束。期间,本书所讲述的13位国学大师,除辜鸿铭为“生于南洋、学于西洋”的华侨,康有为在1887年偶游香港看到一些西方书籍外,其余基本没有接触过西学,大概是因为军事是政府的事,与知识分子关系不大。

直至甲午战败,军事至上理念破产,知识分子才为民族忧患意识驱使,向西方寻求“器物”(坚船利炮均为有形的器物)之外的“技”,于是才有了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发起的“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试图引入西方政体,打破了传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动摇了“中学为体”的价值观。梁启超将康有为称为“新中国史第一章”,其“新”字大概就是针对新的价值体系的萌芽而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