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国学复兴大趋势(5)

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其实,西方国家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五百多年间,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自由主义思想,已经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的衰落和复兴、与社群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对抗、政治自由主义等多个阶段,并且已经形成了新的思想传统: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协调是维护个人自由的重要保障;个人自由应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自由主义者应以共同的道德从善出发,为国家作奉献,对其他社会成员承担必要的义务,等等。这样的思想传统与我们所理解的“自由主义”岂是同一种东西?

进入21世纪,时代主题又从“富民”走向“和平崛起”。

在大国姿态日益显现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临文化层面的历史性隐忧。可喜的是,在废除科举整整一百年后,我们迎来了国学复兴的曙光:

2005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挂牌授课。

一个月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乾元国学教室”开办国学班,学员为四十多名民营企业老板、银行行长、政府官员。

2006年8月,复旦大学哲学系宣布在沪开办首个“精英国学班”。

数日后,清华大学宣布将在10月开办“中华文化精髓与现代企业谋略高级研修(上海)班”,与复旦大学形成两强抢滩之势。

在人大国学院挂牌的同时,苏州,第一个“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挂起孔子像开馆。

2006年,武汉出现首家蒙童学馆。

2006年,湖南平江、江西南昌、江苏徐州、重庆等地的“现代私塾”如雨后春笋悄然出世。

2006年7月,上海出现全日制私塾——孟母堂,一个多月后,该私塾被有关部门叫停,旋即掀起轩然大波,国学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

在这股浪潮的背后,我们能体会到国家力量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素有“第二党校”之称,是执政党培养优秀理论人才的基地。2001年9月,该校在校园内竖立起一座巨大的孔子像,举行揭幕仪式的时候,教育部的一位副部长参加,并发表讲话给予肯定;2002年11月,成立孔子研究院,教育部相关司长参加成立大会。

这是否说明执政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呢?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2003年2月,一本看似普通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就出版了。这本书由江泽民题词,李岚清作序。出版后,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主要领导人专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要求发放到每个中小学生手中,作为重要的课外读物。

2004年7月,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并指示“结合当前国家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从国家事业的高度,按照‘抢抓机遇、迅速突破’的指导方针加快推进建设”。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与三大文明并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而“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就来自中国传统文化。

同月,纪念孔子诞辰的祭祀大典在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活动首次由政府举办,公祭由曲阜市市长主持,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直播。

除了国家力量,我们还能感受到商业力量在国学复兴进程中的助力:

北大、清华、复旦三所名校的国学班的学员耐人寻味。与人大国学院面对在校学生进行授课不同,这三所学校无一例外地将推广国学的对象定位在了民营企业的老板阶层,学费自每年万元至万元不等,授课时间每个月只有两天,平均价格超过了前几年泛滥的经营管理课程。这是否又说明中国的先富阶层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对精神归属感的向往呢?

至于“遍地开花”的“现代私塾”,则毫无疑问地将国学的复兴希望寄托在了我们的下一代。以“孟母堂”为例,在招收的12名学生之中,一半是教师的子弟,另一半则是成功商人的孩子。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学已经悄然成为中国人精神之旅的主旋律。可以断言,其蔚然成风继而成为时代的大趋势、大洪流,为时并不远矣。

那么,单纯地回归读经时代吗?当然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难道不令人担忧吗?我们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确需要努力,不过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相信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理性和智慧,更多关注大趋势、大洪流的来临。因为这意味着在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重建民族精神的根基。

正如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国家之存亡。”

国学大师虽魂兮归去,然文化传承决不可断。如顾颉刚所言:“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我们都是服务于文化界的人,自己的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值得太留恋,但这文化的蜡炬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总得点着,好让孑遗的人们或其子孙来接受这传统。这传统是什么,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立国之本。”

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和北京同道新文图书公司联合推出的这本书,我们愿她成为千万个读者点燃文化蜡炬的一根火柴。如果您想和作者、编者交流本书内容或其他国学知识,请拨打电话:010-84991561,或发送邮件至ttodonews@

臧云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