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遗书藏玄机(1)

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王国维曾谈过自杀:“则非力不足以副其志而入于绝望之域,必其意志之力不能制其一时之感情而后出此。”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要自杀,是当他的能力不能实现他的志向,必然绝望,而自己的意志力又不能控制这种情绪之后,才会采取的一种行为。因此,关于他的死因,亦即他因何绝望,猜测颇多。比如罗振玉逼债、丧子之痛、挚友失和、家事隐私、苦病厌世等。其实,这些理解都太过流俗。实际上在王国维遗书中,“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16字意味深长,隐含着他自杀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应从王国维的人生价值观说起。

王国维生于光绪三年,此时大清王朝统治中原已有250多年之久,经过康乾盛世的巩固和融合,民众对于这个朝代的存在已视同当然。王国维偏居浙江海宁,父亲王乃誉也是读书人,喜欢画画,能临摹钱叔美的作品,太平天国起义时,弃儒从商。他曾在日记中写过对王国维的培养计划:读经书、考秀才、中进士,经世致用,光宗耀祖。王国维天资聪颖,16岁就中了秀才,之后到杭州敷文书院进学准备应考。

王国维自己有选择地读书是在16岁时,他在杭州以自己积攒的零用钱买了《汉书》的前四册,爱不释手,以究经史大义为乐,对八股时文不是特别上心。1893年、1897年两次乡试均名落孙山,非常灰心。如果在以前,他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考下去,直到取得功名;另外就是选择坐馆教书或者当师爷去,他的父亲就曾经在浙江溧阳当过幕僚。

但是,社会正在起变化。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间段前后的中国正在发生着什么: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实施新政,废八股改试策论。

1905年,清政府在几经调整之后,正式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这是一个列强入侵、朝政腐朽、思潮涌动的时代。甲午战争之前,西学的影响仅限于国内沿海的几个大商埠,中国的几大书院都没有西学的痕迹,科举考试制度尚未被触动,大多数的读书人仍在四书五经的氛围中。战后,西学在国内陡然兴盛,日本成为学习的样板,学新学、救国家的风气使许多人在传统科举考试的道路之外多了一个选择——留学。20世纪头十年中留日学生总数即达5万人以上。

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就可以理解王国维在21岁时就放弃了科举进仕的念头,实在是形势使然。即使他想考下去,这个道路也会很快被切断的。

王国维顺着社会潮流学习新学,但也像当时的许多读书人一样,有一种人生目标被颠覆和理想实现途径被阻断之感。就是在这种苦闷的情绪中,王国维接触到了悲观主义哲学。留学日本时他读到了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著作,并沉迷了好几年,可是随着他对西学思想的深入了解,逐渐产生了厌倦之情,认为西学的根本精神在于“竞争”和“贪”,中国人本以中庸为贵,但由于对西方的盲目学习而导致“纪纲扫地,争夺相扔,财政穷蹩,国几不国”。可以看出,传统的“三纲六纪”执行得好坏,是王国维评判朝政的标准,他对于西学救国的主张是持批判态度的。

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避居日本五年,回国后发现,社会风气日见败坏,愤激尤深,觉得清末社会虽然糟糕,还有彭玉麟、沈葆桢等人敢于秉公执法,而民国政局则是上下同风,蝇营狗苟。他曾做《论政时疏》说:“先王知民不能自治也,故立君以治之,君不能独治也,故设官以佐之,而又虑君与官吏之病民也,故立法以防制之。”他对代表着周孔统治之道的清朝体制念念不忘,而对西方人的立宪、共和,则认为是由贪心不足而造成的画蛇添足。由洋务运动派生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西方思想由技术而政体而文化思潮,呈现出从“用”到“体”的一步步推进的脉络。而处在民国建立之初的王国维,由于对西方思想基础挖掘较深,并且对比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强国的民风时局变化,可以说是一眼看到底,不要说以西学为“体”,即便是“用”,也是中优西劣。这对西方思想在中国的渗透形成了一个有力的反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