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遗书藏玄机(2)

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1917年,张勋复辟。王国维寄予很大的希望,但希望很快破灭。

1923年,王国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这个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但是在紫禁城内依然保持皇家体制,称朕称诏敕,保持君临天下的态度。跟随他的人,依然称他陛下、皇帝,不改忠义之心。王国维进入清廷南书房,属于特恩直拔。由一个秀才荣升为“帝师”,王国维欣然从之并深感溥仪的知遇之恩。

他寄望于废帝溥仪能励精图治、重振朝纲,但是天下共和大势浩浩荡荡,已无可挽回,溥仪自己也旦夕不保,这使得王国维思想上陷于绝望。

1924年,冯玉祥率军“逼宫”,溥仪不能继续呆在紫禁城内享受“他国君主”待遇,先藏于日本公馆,后又移居天津张园,苟安一时。此时王国维已是受过溥仪册封的命臣,对于革命军撕毁民国优待皇室的条件非常愤怒,引为奇耻大辱,便约罗振玉、柯蓼园同沉神武门御河,后因家人极力阻拦、严密看守未果。中国的士大夫自古名节观念极重,王朝更替时,必有一批士人眷恋旧朝,不肯革故鼎新,甚至以死相抗。传统价值观往往使这样的士人青史留名,为人称道。按陈寅恪的说法,生逢此“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纲纪之说,无所凭依,劫竟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

既然没有死成,王国维在心理上便觉得名节有亏,遗书中说“只欠一死”,应当是指此次自杀行动,而“欠”字则代表名节有污,必当赎回。他认为这次就应该一死谢国,但由于自杀未遂,所以称“欠”。

王国维的“君辱臣死”观念早已有之。张勋复辟失败时,他就在一封信中说:“今日情势大变……结果恐不可言,北行诸公只有一死谢国。”“末日必在今明,乘舆尚可无事,此次负责及受职诸公,如再颜南归,真可谓不值一钱矣!”意思是说参与复辟的诸公如果活着回去,人品名节就一钱不值了。

以上可以说是王国维自杀的根本原因,而直接原因则隐含在“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八个字中。“世变”当然是指北伐军一路成功,眼看要攻入天津、北平,流寓天津张园的末帝岌岌可危,天将变色。那么“辱”字如何解释呢?这要看当时的两则消息:一是湖南叶德辉被先辱后杀;二是浙江政府收没章太炎的家产。叶德辉曾是清朝的御史,也属于清朝的遗老,王国维自有唇亡齿寒之感。章太炎本来是排满革命者,但是到了1927年,已经快60岁,认为北伐军拔五色国旗改立青天白日旗,是背叛中华民国,因此决定退出政治泛舟江湖,做“民国遗老”。北伐军连这样的早期革命领袖也不放过,也难怪王国维会认为这次革命将比“逼宫”事件更为严重。在他猜测,北伐军一旦进京,他的命运将比叶、章二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那时他离开溥仪去清华教书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但其间仍不时被溥仪诏去奏对,君臣之义仍在。在王国维投湖前三天,满洲金梁曾到学校拜访他,当天王国维一反往日静默,情绪极为忧愤,告诉金梁说他想陈请溥仪离开天津,但是张园内的人不肯转达。眼看溥仪将不保,自己的一场大辱在所难免,自杀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