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变一生的对话(1)

国学大师之死 作者:同道


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习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

——郭沫若

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之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去年武汉革命,所之能一举而全国响应者,民族思想政治思想入人已深,故势如破竹耳。使无梁氏之笔,虽有百十孙中山、黄克强,岂能成功如此之速耶?近人诗“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时”,此二语唯梁氏可以当之无愧。

——胡适

过去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都受了他的影响。

——曹聚仁

生卒年 : 1873~1929

享  年 : 56岁

死  因 : 尿血症

最后的话 : /

主要思想 : 提倡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

人生理想 : 实行开明专制。

主要著作 : 《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清代学术概论》、《先秦政治思想史》等。

1928年9月,梁启超着手编写《辛稼轩年谱》,此时离他人生最后一站不足四个月。在与病痛斗争中,梁启超始终坚持写作,直至最终无法提笔。痔疮发作时,他就侧坐着写;住院期间,仍托人寻找有关辛稼轩的材料;材料找到后,又不顾重病,提前出院继续写作。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这样一位少年暴得大名、堪称“舆论界骄子”、叱咤清末民初政坛20载的显赫人物,如此忘情地投入呢?

梁启超之所以编写《辛稼轩年谱》,或许是因为两人有着相同的人生境遇。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在词学上又有着很深的造诣。他南归之后,虽然终其身也未被南宋朝廷重用,但他本人却时刻关心着国家的休戚和民族的命运,正如朱熹所说,辛稼轩“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梁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流亡海外13年之后,梁启超回到故土,试图在政坛上大展拳脚,无奈屡屡受挫。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段祺瑞,都只是利用他,并拒绝他的改革主张。

梁启超看透了这些政客的嘴脸,决意退出政坛,回到书斋,从此开始用西学之方法来整理国故,这才有了编写《辛稼轩年谱》之举。实际上,这只是梁启超历次思想转变中的最后一变。在梁启超57年的人生历程中,这样重大的思想转变至少有五次。诚如他自己曾谈到他跟康有为之间的差别时所说的:康有为大器早成,观点是一成不变的;而梁启超却是不断变化,不惜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

少年梁启超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天才,四五岁就读完了《四书》《诗经》;6岁在父亲教导下五经卒业,除经学外,还读《史记》、《汉书》、《纲鉴易知录》、《古文辞类纂》等;9岁能做千言的文章;12岁便中秀才。这一段的学习,不仅给梁启超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国学基础,也是他后来能够对传统国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变革的先决条件。

中秀才后,梁家更是对他寄予厚望,不惜血本,送他到广州深造。15岁时,梁进入当时广东省最高学府学海堂学习。这一年,他还是菊坡精舍、粤秀、粤华书院的院外生。这三院与学海堂齐名。广州五大书院,梁同时就读四院,精力之旺盛非常人所能比。这期间,他如饥似渴,嗜书如命。不但泛读了大批儒家典籍,还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汉学的基本训练。学海堂以小学和典章制度的研究为主,教学生学会辞章训诂,对典籍进行考证、辨伪、校勘、诠释等工作。在这里,梁启超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和文化积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