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雄乘时务割据(11)

迷惘的诸侯 作者:江上苇


刘师长和蔡锷早有交情,此前又备受北洋系压迫,故一待护国军入川便寻机起义——说来蛮有意思,此前陈宦曾将湖北武备生雷飙插入刘师任旅长,原意是让这个小师弟监视刘,勿生异动。可雷旅长本是蔡锷的湖南老乡,且辛亥年就在云南跟着蔡闹革命了,最后还是由蔡锷推荐到陈宦手下去的。现在让他来盯刘存厚?也亏他陈宦想得出来……结果刘存厚起义投蔡,带来的就是雷飙这个旅。

这会儿刘师长眼见截住一群北洋伤兵,顿起杀机。亏得韩大王机灵,见势不妙连说别误会别误会,我这里本部伤兵只有六十多,滇军伤病号倒有一百余,您老可要看清楚了……

刘师长一查,果然如此。于是双方化敌为友不说,每人还额外发给大洋五元压惊。

说来这仗打得也真是稀里糊涂,双方将帅官佐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交情颇深,怎么看都不像是真能拼命的样子。

雷飙雷旅长自不必提了,陈宦的重要幕僚,时任永宁道尹的修承浩,亦是蔡锷的湖南老乡,且也是在辛亥时代就出任过云南都督府秘书长的蔡系骨干人物。此外陈宦幕僚班子里的军需科长、军务科长等事关紧要的人物,也都是蔡系人马。

而护国军方面呢,情况也差不多,蔡锷的前敌司令,士官生韩凤楼,竟然也是陈宦的得意门生。

双方交情如此,陈宦和蔡锷又怎么能打得起来?

更重要的是,曹锟、张敬尧等手握重兵的袁氏心腹大将之入川,已隐然威胁到陈宦自己的地位。因此陈宦消灭蔡锷的热情,并不见得高于撵走曹、张的热情。

所以四川战场上虽然满眼兵荒马乱,但认真算来,其实也只有第三师师长曹锟和第七师师长张敬尧这两个二百五,完全看不清形势——在北洋系诸将中,布贩子出身的曹素以老实听话出名,张则以骄横霸道著称(这家伙在辛亥年武昌首义的时候才不过是个炮兵营管带,以“勇敢”而得到袁世凯的赏识,数年时间便升到师长,还没有吃过像样的苦头,自然好战)——成天吵吵嚷嚷要真打,所以和蔡锷正面对阵的,其实也只有这两部。

双方遂在川南的泸州、纳溪一带对峙起来,一打就是三个星期。

对这一系列战斗,蔡锷的评价是:“此三星期之剧战,实吾国有枪炮后之第一战也!”

这是句非常老实的话。因为对于战场上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确是一场陌生的战争。

朱德(1916年在泸州),标准的民初军人装扮,日本味十足。这些在大刀弓箭迷信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军人,现在却不得不在钢铁火药所营造的枪林弹雨中,对旧式的勇敢精神、战略战术、军力评估、后勤补给、部队管理,以及战斗开始前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是恐惧,重新加以定位和审视。他们将在这场战争里,学习怎么像西洋人或是日本人一样进行一场新式的、高效率的杀戮——尽管他们并不见得喜欢这种方式。

许多年后朱老总回忆说:“打大仗,我还是在那时学出来的。我这个团长指挥三四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

这些刚从旧时代走出来的前辈们,足足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去认识这场陌生的战争。可在三个星期后,他们才各自意识到,自己先前的那些战略目标,都是有些问题的。

就北洋军而言,起初认为护国军兵力单薄、不堪一击,此时才终于认识到自身士气低落、不得民心,同时也不适应西南丘陵水网地带作战的劣势;而护国军也不得不承认自身补给不足、兵力有限的弱点,被迫满足于眼前有限的胜利,再也无力发动新的进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